《教我如何不想她》原文與翻譯、賞析
劉半農
天上飄著些微云,
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
微風吹動了我頭發,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魚兒慢慢游。
啊!
燕子你說些什么話?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里搖,
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
西天還有些兒殘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賞析】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劉半農1920年留學英國時的作品。20年代初,詩人出國學習語音學,與同在英國學習音樂的青年趙元任相識。異鄉游子,常常懷念祖國。他們在藝術的合作里抒發了共同的感情——詩人創作了這首歌詞,音樂家為之譜了曲。由于它優美、抒情,很快在中國青年中流傳開來。
《教我如何不想她》是為歌唱而寫的詩,音樂性強是它的主要特征。音樂是借助聲音構成的,詩因為必須經由文字和語言來表達,因而它不但呈諸人的視覺,而且也要訴諸人的聽覺。這首詩借用傳統格律詩的音節結構創造了鮮明的節奏。在詩句的組成上,它基本上沿用七言詩 “二、二、三” 的格式,如:
教我 如何 不想她不過由于句中又不時地鑲嵌一些虛字,如“月光戀愛著海洋”中的“著”,在誦讀或歌唱時,這“著”字隨著誦者或歌者的感情的需要而可前可后,與第二頓或第三頓粘附在一起,甚是靈活,因而這樣的詩句既滿足了人們對節拍的習慣要求,讓人覺得“上口”和“順耳”,又避免了七言體的單調,給人以新穎、別致的感覺。在詩節里大量地運用對仗,如“天上”對“地上”,“飄著”對“吹著”,“月光”對“海洋”,“水面”對“水底”,“枯樹”對 “野火”,“冷風”對“暮色”,等等,這些兩兩相對的詞語,以及由它們組成的對偶句,不但在含義上彼此呼應,相映成趣,而且在上下聯之間產生了明顯的節奏感,而且強化了詩的音樂氣氛。該詩在韻律的運用上也比較講究,有頭韻,如第一個詩節里一、二句最前邊的兩個“上”字的“ang”韻,第二個詩節里一、二句最前邊的“光”與“洋”字的“ang”韻;有腹韻,如第一個詩節里一、二句中間的兩個 “著些”都是 “e”與 “ie”韻; 有腳韻,如第一個詩節的一、二句押相近的 “en” 與 “eng” 韻,第二個詩節的一、二句押“ang”韻,第三個詩節的一、二句押“ou”韻,第四個詩節的一、二句押 “ao”韻。這些韻,經過組合、調整,照應起來,形成了此起彼伏,此響彼應的一個音樂系統,從整體上給人以和諧、完滿的美感。又由于詩節與詩節的結構很勻稱,第一、二句都是七字句,第三句都是一個字,第四句都是八個字,第五句不但字數相等,而且所有的字義字音都相同,這就使全詩又增添了回環往復的濃郁的旋律美。
《教我如何不想她》之所以能夠深深地打動人,還在于詩人將詩的語言的音樂美與詩的語義的意境美完美地統一了起來。詩人把一個緬懷故國的游子置諸自然界高遠、廣闊的空間,他仰望天空、月色,放眼海洋、曠野,突然,在他的眼前、在他的想象中,展開了一幅畫卷: 祖國壯美的天空,遼闊的海洋和陸地,那飄動的云,那輕拂的風,那月光與海水映照下蜜也似的夜,那流水上點點的落花,水里面緩緩游蕩的魚兒,那翻飛的燕子,那遠樹、野火……她們都是那么充滿著綿綿的情意。
深沉的意境、無限的情懷,與鮮明的節奏和委婉的旋律交融一起,造就了一個音、畫、義完美結合的藝術世界。
上一篇:《擬行路難(其六)》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明月何皎皎》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