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原文與翻譯、賞析
韋爾弗
我唯一的愿望乃是,哦,世人,跟你們結(jié)成親戚!不管你是黑人、雜技演員、或是還躺在媽媽懷里的孩子,
不管你是少女歌聲響徹大院,不管你在暮色中駕著木筏,
不管你是士兵或是飛行員,充滿勇氣和毅力。
你在童年時也曾背過綠槍帶的槍?
你一開槍,系住的木塞就飛出槍膛。
我的世人,當(dāng)我唱起回憶之歌,
別冷酷無情,要跟我一起哭得像淚人一樣!
因為我經(jīng)歷過一切的命運: 我懂得
在療養(yǎng)地樂隊中的孤獨的豎琴女郎的感情,
在別人家中的靦腆的家庭女教師的感情,
在提臺詞人隱蔽室前發(fā)抖的首次登臺者的感情。
我曾在森林里生活過,曾在車站上工作過,
曾埋頭在帳簿之中,伺候過急躁的客人。
在鍋爐前當(dāng)過司爐,臉上映著刺眼的火光,
也當(dāng)過苦力,吃過別人倒掉的剩飯殘羹。
因此我屬于你和你們大家。
請不要拒絕我的心意!
哦,但愿有那么一天,
弟兄們,讓我們擁抱在一起!
(錢春綺 譯)
【賞析】 作為一個表現(xiàn)主義作家,韋爾弗寫的這首詩體現(xiàn)了表現(xiàn)主義的基本主題。本世紀(jì)初在德國形成并盛極一時的表現(xiàn)主義運動是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資本主義社會危機感的一種反映。資本主義的物質(zhì)文明并沒有帶來社會的安定、和諧,相反,人成了物的奴隸,人性異化,人與人的關(guān)系變得格外緊張,社會上醞釀著危機、戰(zhàn)爭、革命。表現(xiàn)主義作家們深深感到整個舊的生活方式已無可挽回地墮落了,人的內(nèi)心世界崩潰了,腐朽糜爛的社會正在破壞著作為社會和諧的基礎(chǔ)的最簡單、最純潔的人際關(guān)系,使人們互相猜忌和疏遠。要使社會重新變得和諧,使人的自然情感得以恢復(fù),使每個人意識到自己對社會和親友承擔(dān)的義務(wù)和責(zé)任,那么,首先就要對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充滿愛,把每一個人都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貴賤高低,不分職業(yè),不分膚色。這就是貫穿全詩的中心思想,是詩人的強烈愿望。
詩人把純樸的感情,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理解看作至關(guān)重要的。詩人十分留戀童年時代的天真無邪,那時候盡管他也背過槍,放過槍,但是槍膛里飛出的不是殺人的子彈,而是系住的木塞。孩子的心是善良的,不懂得如何去傷害別人。他們的感情是純潔的,自然的,未受到腐朽社會的污染。韋爾弗希望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能這樣,以純潔的感情待人,成為“世友”。這就是他的早期詩集《世界之友》中全部詩歌的基本主題。于是,詩中的“我”開始以“世界之友”的面目出現(xiàn),他富于同情心,理解各種各樣人的感情,尤其是他做過最低賤的工作,最理解下層普通人民的心和苦衷。
詩的最后一段再次強調(diào)了詩人開頭表達的愿望:“哦,但愿有那么一天,弟兄們,讓我們擁抱在一起!”首尾呼應(yīng),使這種愿望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呼聲在全詩回蕩。
我們在這首詩的形式上可以明顯看到美國詩人惠特曼的影響,詩體比較自由,通過感情的抒發(fā)讓韻律和節(jié)奏在字里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詩中所用語言明朗,坦率,從容不迫,仿佛在跟讀者促膝交談。
上一篇:《絕句四首(其三)》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草木篇》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