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曲歌》原文與翻譯、賞析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①,愿得連冥不復(fù)曙②,一年都一曉③。
【注釋】 ①烏臼鳥: 候鳥名,又名黎雀,形似烏鴉而較小,天亮?xí)r就啼叫。②曙: 天亮。③都: 猶“凡”,總共。
【賞析】 《讀曲歌》亦屬 《吳聲歌曲》。《樂府詩集》共收 《讀曲歌》89首,是現(xiàn)存《吳聲歌曲》各曲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種。內(nèi)容大都是情歌,有的寫熾熱的癡情,有的寫刻骨的相思,或者抒發(fā)得到愛情的歡愉,或者傾訴失戀以后的痛苦,都具有纏綿委婉、自然清新的特點。是南朝樂府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首《讀曲歌》主要以女子的口吻寫一對情侶歡會時的喜悅。但它沒有直接抒寫男女主人公如何相得相樂,而是避實就虛,以虛寫實。俗話說:“歡娛嫌夜短,寂寞恨更長。”當(dāng)人在孤獨寂寞的時候,會覺得夜晚格外地長,唐詩人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 中的詩句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正寫出了這種情態(tài)。而人在歡樂幽會的時候,又會感到夜晚出奇地短,此首民歌就是圍繞著歡娛恨短的熱戀心理來抒發(fā)愛情的愉悅,構(gòu)思巧妙,夸張大膽,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氣息。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發(fā)端奇峰突起,憑空而來,一開始就寫要打殺長聲啼叫的雞,用彈丸射去烏臼鳥,這究竟為什么呢?原來長鳴雞是司晨的,烏臼鳥也總在黎明時叫喚,它們的啼鳴之聲就意味著長夜的結(jié)束,拂曉的來臨。而這首情歌中的男女主人公自由結(jié)合,歡度良霄,正沉浸在幸福的愛河之中,惟愿黑夜越長越好。但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夜是畢竟要過去的,于是他們遷怒于催送天明的長鳴雞和烏臼鳥,希望將它們彈殺后能延緩黎明的到來。“愿得連冥不復(fù)曙,一年都一曉”,后兩句就點出了要殺雞彈鳥的原因:但愿黑夜接著黑夜,一年總共天亮一次。這個想法看上去是很天真的,甚至是荒唐的,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但惟其如此,正活脫脫地展示出主人公 “歡娛嫌夜短” 的心態(tài)。全篇沒有正面寫一個“喜” 字,而青年男女獲得愛情果實時的狂喜之態(tài)畢現(xiàn)。
前兩句 “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的設(shè)想就十分新奇,后兩句 “愿得連冥不復(fù)曙,一年都一晚”又運用如此大膽的夸張,更使整首民歌奇而又奇。在章法上,前兩句相并列,為一層次,后兩句相遞進(jìn),為又一層次,兩層次之間呈因果關(guān)系,又一氣貫注,加上在三個五言句中夾上一個七言句,句式長短不一,使該民歌抒發(fā)熱戀的欣喜心情既頓挫委婉,又淋漓酣暢。
這首民歌新巧的構(gòu)思,生動的描寫,對后來的文人詩歌很有影響。陳·徐陵曾模仿此作寫了一首《烏棲曲》:“繡帳羅帷隱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唯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 寫得亦頗有情致,但 “一夜千年猶不足” 夸張有些過份,反不如 “一年都一曉” 顯得自然,“唯憎無賴汝南雞”也不及“打殺長鳴雞”含而不露。總之,是雕琢修飾有余,樸素生動不足。成功地借鑒這首民歌而又推陳出新的,要數(shù)唐代金昌緒的《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叫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既具文人詩歌蘊藉精工的特色,又有民歌清新活潑的風(fēng)味,可說深得這首情歌的神韻。
上一篇:《訴衷情》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過華清宮(其一)》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