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韓偓《故都》七言律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韓偓
故都遙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①。塞雁已侵池籞宿②,宮鴉猶戀女墻啼③。天涯烈士空垂涕④,地下強魂必噬臍⑤。掩鼻計成終不覺⑥,馮驩無路學鳴雞⑦。
【作者小傳】
韓偓(842—914? 一作844—923),字致堯,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號玉山樵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龍紀元年(889)登進士第。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兵部侍郎等職。曾與宰相崔胤定策誅宦官劉季述,深為昭宗信任,屢欲任其為相,固辭。朱全忠恨其不附己,貶濮州司馬,再貶榮懿尉,徙鄧州司馬。復召為翰林學士,懼不赴任,入閩依王審知,卒。《新唐書》、《十國春秋》有傳。十歲能詩,其姨父李商隱稱其“雛鳳清于老鳳聲”(《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皆驚》)。其詩多感傷國事、慨嘆身世之作,“忠憤之氣,溢于句外,激昂慷慨,有變風變雅之遺”(《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四部叢刊》本《玉山樵人集》最為通行。
【解題】
此詩約作于唐亡之時。故都:指長安。天祐元年(904),朱全忠逼迫昭宗從長安遷都洛陽,繼而弒昭宗,立哀帝李柷;天祐四年,廢哀帝而自立,是為梁朝,唐亡。在此期間,韓偓漂泊于福建。詩中遙想故都荒蕪,宮苑冷落,國事艱危,淪亡在即,自己飄泊南方,無力挽救唐朝社稷。撫今追昔,百感交集,前半凄楚悲涼,后半激越沉痛。全詩極富藝術感染力,感人肺腑。
【注釋】
①二句意謂遙想故都長滿荒草,上帝也會深感疑惑與迷惘。
②此句意謂塞外飛來的雁已侵入池籞中住宿。極寫宮苑破壞,無人管理。池籞(yu):在帝王禁苑的池塘上編扎竹條,上張繩網,使池中水禽不能飛出,池外水禽不能飛人的裝置。據史籍記載,朱全忠強迫昭宗遷都時,曾拆毀長安的宮殿、官署和民屋,將建筑材料運往洛陽。③此句意謂只有宮中的烏鴉還戀著舊時宮墻,在短墻上悲啼。女墻:宮墻上的短墻。④天涯烈士:詩人自指,時正流寓南方,故稱。烈士:剛烈節義之士。空垂涕:徒然流淚。⑤此句意謂崔胤若地下有知,必然后悔莫及。地下強魂:指崔胤。天復三年(903),宰相崔胤為鏟除宦官勢力,將朱全忠召入長安,雖滅了宦官之患,卻又使大權落入朱全忠之手。次年,朱全忠又殺崔胤,弒昭宗。噬臍(shi qi):咬自己的肚臍眼,比喻不可及,引申為后悔莫及。《左傳· 莊公六年》:“若不早圖,后君噬齊(通‘臍’)”。杜預注:“若嚙腹齊(臍),喻不可及。” ⑥此句意謂朱全忠像鄭袖用掩鼻之計一樣,偽裝效忠唐朝、實為奪取天下的陰謀得到成功卻終不被人察覺。掩鼻:《戰國策·楚策四》記載,魏王送一美人給楚王,楚王愛妾鄭袖對美人說:王很喜歡你,但討厭你的鼻子,你如果在王面前掩著鼻子,他就會更寵愛你。于是美人照鄭袖的話去做。楚王感到奇怪,問鄭袖是什么緣故,鄭袖說:她好像害怕嗅到你身上的臭氣。楚王大怒,就下令把這位美人的鼻子割掉。后因以“掩鼻”作為陰謀害人的典故。⑦此句意謂自己不在皇帝身邊,沒有門路學雞鳴讓君王擺脫困境。 馮驩(huan):戰國時齊國孟嘗君的門客,曾替孟嘗君到封邑薛(今山東滕縣東南)收取債息,得錢十萬。把不能還債的債券燒掉,以收人心。學雞鳴:孟嘗君入秦被困,想潛逃回齊國,半夜到函谷關,不能出。按規定,雞鳴就開關,讓旅客通行。孟嘗君的門客中有一個會口技,學雞鳴,附近的雞也跟著叫了起來。關吏以為時間已到,即打開關門,孟嘗君一行因而脫險。以上兩事并見《史記·孟嘗君列傳》。
上一篇:金昌緒《春怨》五言絕句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韓愈《秋懷詩(其四)》五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