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臨江仙 送錢穆父》·蘇軾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這首詞寫于元祐六年(1091),這一年正月,蘇軾遷吏部尚書,二月以翰林學士承旨召還,三月始離杭州。詞當作于未離杭州前。當時錢穆父罷越州守改知瀛州,來杭州看望蘇軾。送別錢穆父時,蘇軾寫了這首詞。
錢穆父,名勰。元祐初與蘇軾同在朝廷,后穆父“權知開封府,坐系囚別所,遷就圄空,出知越州。” (王稱《東都事略·錢勰傳》)時間是元祐三年(1088)九月,這時蘇軾也受到排擠,不久即出知杭州。可見二人外放都是因直言所致。這時詞人被召還,而穆父仍改知瀛州,因此詞中才有寬慰之語。
上片稱贊友人曠達的胸懷和不為得失所動的生活態度。“一別都門三改火”以“一”與“三”相對照,從時間上寫友人離京之久。古代以改火表示季節的變換,這里則是指年度的更替。“無波”二句是對友人面對艱難處境能以平靜之心待之的由衷贊揚,化用白居易《贈元稹詩》: “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筠。”也隱含著詩人的自我寫照。下片寫送行,以達語安慰友人,也是自慰。“送行淡月微云”一句甚妙,似乎“月”“云”也在替人惜別,為人憂愁。最后二句筆鋒陡然一轉,由惜別惆悵之情變為達觀的寬慰,由眼前之景轉向整個人生。
上一篇:陸游《臨江仙離果州作》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毛滂《臨江仙都城元夕》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