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篇》原文與翻譯、賞析
流沙河
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唐·白居易
白楊
她,一柄綠光閃閃的長劍,孤伶伶地立在平原,高指藍天。也許,一場暴風會把她連根拔去。但,縱然死了吧,她的腰也不肯向誰彎一彎!
藤
他糾纏著丁香,往上爬,爬,爬……終于把花掛上樹梢。丁香被纏死了,砍著柴燒了。他倒在地上,喘著氣,窺視著另一株樹……
仙人掌
它不想用鮮花向主人獻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園,也不給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著,繁殖著兒女……
梅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愛情來得最遲。春天,百花用媚笑引誘蝴蝶的時候,她卻把自己悄悄地許給了冬天的白雪。輕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別的花不配被白雪撫愛一樣。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麗。
毒菌
在陽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現了。白天,用美麗的彩衣,黑夜,用暗綠的磷火,誘惑人類。然而,連三歲孩子也不去采他。因為,媽媽說過,那是毒蛇吐的唾液……
【賞析】 這是一組五首托物詠懷的散文詩。全詩通過白楊、藤、仙人掌、梅和毒菌等藝術形象,隱喻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立身處世之道。作者在篇首借用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便是這一組詩的主旨。作者賦予這些草木以人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它正是作者自己對現實生活敏銳的觀察和感受的結果。作者對各種草木的贊美或鞭撻,都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各種人生態度、處世哲學的褒貶。如對 “白楊”縱然死去也不肯向誰彎一彎腰的詠贊,旨在啟示人們,在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要有“白楊”那種精神,在任何艱難險阻的環境下都要有骨氣,不向一切邪惡勢力低頭。寫 “仙人掌”沒有奴顏骨,不會阿諛奉承,雖被“逐出花園”,仍然頑強生活著,由此暗喻做人要正直,要不怕受打擊,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堅持正義的行動。寫“梅”不畏嚴寒,將自己許給白雪,一心等待冬天的到來,旨在啟示人們要具有 “梅” 那樣純潔高尚的品格,要有做人的真正的操行。
“藤”和“毒菌”是屬于另一類。“藤”為了達到向上爬的目的,不惜采取損人利己的手段,甚至將別人置于死地。而“毒菌”則白天用美麗的彩衣,黑夜用暗綠的磷光誘惑人類,但是,她卻是 “毒蛇吐的唾液”,由此啟迪人們要警惕這種口蜜腹劍搞兩面派的偽君子。
上面兩組對立的藝術形象實際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惡兩種對立現象的反映,通過這兩組對立的藝術形象的比較,作者告訴了人們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時也表露了自己強烈的愛憎感情。
這首散文詩有其獨特的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作者不是將自己的思想、觀念標簽似的貼在作品里,而是將它們化作鮮明的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讓形象去啟發讀者;感染讀者,打動讀者的心。作者還善于尋找各種人的性格特征、氣質與草木外形、生長習性的共同點,將對自然物的生動的描繪與深刻的思想內容巧妙地溶合在一起,既含蓄又富有韻味,從而使讀者在品味濃郁的詩意的同時,不得不認真思索這里所包含的人生課題,從而得到有益的啟示和教育。
上一篇:《致讀者》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訴衷情》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