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福昌官舍》宋山水詩鑒賞
張耒
小園寒盡雪成泥,堂角方池水接溪。
夢覺隔窗殘月盡,五更春鳥滿山啼。
這首詩寫初春官舍風情。四句都是寫景,沒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是全詩卻含蓄著一種富于感染力的情致,一種思緒,一種人生的煩惱與樂趣。
福昌在今河南省宜陽縣福昌集,在宋代是一個窮僻的小山城。寫這首詩時,詩人在這里任縣尉。窮山僻地,官小位卑,正得清閑。詩人所居之處雖是縣衙門的宿舍,卻沒有一般官舍那種令人生畏或生厭的森嚴板滯的氣息,倒是一個景色宜人的清幽天地。
首二句以園庭所見的特有景象,寫出了一種令人驚喜、陶醉的初春氣息。“寒盡”意味著春來,陽和之氣喚醒了大地萬物,一切都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掩映于春山竹樹之中的福昌官舍自然也不例外。第一句寫園中的殘雪已經融化,雪水滲透到土地里,正滋潤著地下勃發萌生的新的生命。在庭院的 一角(“堂”字不必拘泥解為廳堂)方池里蓄滿了一泓清水,澄澈的池水使人感受到清幽之美; 而水池與奔流不息的山溪相接,又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春天來到了官舍小院,小院里洋溢著春的氣息。
一、二句側重在客觀描寫,三、四句則更多地融進了詩人的主觀感受,著重寫山間清晨景象:三句寫殘月,是目見;四句寫鳥啼,是耳聞。詩人一覺醒來,見窗外殘月而盡,聽見滿山春鳥啼叫,鳴噪中反而更顯出這山間官舍的幽靜恬適。詩人在這種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中,感受到一種難得的天趣,他因此而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意和滿足。不過,如果我們聯系到詩人做官的身份和官舍這樣特定的環境,我們就不難體會到,詩人為官而滿意于山林隱逸之趣,在背后,不正包含著 一種煩悶和不滿么?
上一篇:陶弼《碧湘門》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韓愈《答張十一》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