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中煤——眷念祖國的情緒》原文與翻譯、賞析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賞析】 1914年,郭沫若東渡日本留學,久居異國,時懷鄉愁,他對祖國的摯愛和思念與日俱增,時時由詩作抒發,但大都是一些離落情愁。“五四”之后,郭沫若的哀傷之情為之一變,熾熱的激情炙烤著他的心,詩人看到了祖國新生的希望。“‘五四’以后的中國,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蔥俊的有進取氣象的姑娘,她簡直就和我的愛人一樣。”(《創造十年》)《爐中煤》一詩表達了這種激情,飽含著“眷念祖國的情緒”,是獻給祖國的戀歌。祖國——年青的女郎,我——爐中煤,愿為心愛的女郎燃為灰燼,這暗含著愛國志士為了祖國,可以奉獻生命的意思。
全詩的結構是兩個藝術形象之間互訴衷腸,詩人首先向祖國發出愛戀的呼喚,不辜負“女郎”的殷勤希望,也期望“女郎”不負“我”的思量,為了這份戀情,化為灰燼也心甘情愿,這是感天動地的生死依戀。詩人在詩的開頭就把自己的眷念之情寫得如火如荼。接著是“我”的申述,“我”表面上看起來十分鹵莽,像黑奴一般,但粗黑的模樣卻有火熱的心腸,希望“女郎”莫因外形而對我嫌棄。“我”原本為“有用的棟梁”,被活埋多年,不幸之中的幸運,重見天光之日“我”成了可以為“女郎”燃燒的“爐中煤”。詩人巧借煤的形成過程表明了幾重意思:抒發對舊制度埋沒人材的憤怒,報國有心無路;化成煤之后對祖國的熱情更為強烈執著,棟梁之材只可物盡其用,而爐中煤卻可粉身碎骨,燃燒自我。最后詩人再強調一次思戀故鄉之情,結尾兩句與首節末句重疊復唱,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集中表達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感情。
愛國主義是五四時期郭沫若思想的主流。《爐中煤》在表達這種思想感情上手法新穎。詩人為了傾訴對祖國的無比熱愛,把祖國比作心愛的年輕女郎,擺在全詩的中心位置上,把自己比作“女郎”燃燒的爐中煤,為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形象基礎,出乎常人的想象。短短的一首詩表現了郭沫若超群脫俗的藝術想象力和技巧。這首詩形式上柔美和諧,一韻到底,節奏明快,是新詩初創時期的珍品。
上一篇:《燈塔守者》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點絳唇》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