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重游鐘山定林寺辛未正月金陵賦》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破冰泉脈漱籬根,壞衲遙疑掛樹猿。②
蠟屐舊痕尋不見,東風先為我開門。③
【注釋】 ①鐘山:在今南京東郊。定林寺:鐘山在南朝為佛教勝地,蕭梁時有大小寺庵七十余,定林寺即其中之一。明太祖建孝陵,將其與蔣山寺等拆遷,合并為靈谷寺。詩人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冬出任和州(今安徽和縣)管界巡檢,途中于次年三月過金陵(今南京,當時稱江寧),曾游定林寺。任滿回京,元祐六年(1091,歲次辛未)正月又過金陵,重游定林寺并作此詩。②衲(na納):僧衣。③蠟屐(ji機):涂蠟的木屐。屐,鞋名,一般為木制,有齒。
【譯文】 清泉一脈穿破了冰層,汩汩漱洗著籬笆墻根。破爛的僧衣晾掛在樹,遙望去疑是猿猴在攀騰。地上還找不到從前的足跡,東風首先為我吹開了山門。
【總案】 宋·王直方《詩話》載:“賀方回題一絕于定林云(詩略)。舒王(王安石)見之大稱賞,緣此知名。”龔明之《中吳紀聞》卷三亦曰:“方回嘗游定力(原文即誤作此)寺,訪僧不遇,因題一絕云(詩略)。王荊公極愛之,自此聲價愈重。”實則賀鑄作此詩時,王安石卒已五年,二書所記皆誤,夏承燾先生《賀方回年譜》已辨之。惟宋洪駒父《詩話》載:“王荊公書一絕句于壁間云:‘竹里編茅倚石根,竹徑疏處見前村。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清風為掃門。’蓋詩僧顯忠詩也。”可知安石所愛賞者,別有詩在。因賀詩與顯忠詩同為七言絕句,韻腳相近,情味亦類似,遂有張冠李戴之誤傳。不過,賀鑄此詩確有可稱道者,不必倚賴王安石的賞識。首句寫出早春萌動的生機。“漱”字煉。次句比喻形象生動而新穎。二句表現出宋詩人體物細微、措語尖新的審美追求。三四句寫自己為新春伊始尋幽探勝訪定林寺之第一人,沾沾自喜的心情躍然于字里行間。“所指”雖具體而小,“能指”卻渾涵博大,氣骨不衰,可覘見一種不甘后人的積極進取精神。
上一篇:宋庠《重展西湖二首(其一)》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葉適《鉏荒》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