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度《乙亥歲除漁梁村》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年來似覺道途熟,老去空更歲月頻。②
爆竹一聲鄉夢破,殘燈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領略春。③
想得在家小兒女,地爐相對說行人。④
【注釋】 ①乙亥: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這年十月,秦檜死。作者當年遭貶出判肇慶府,這時奉詔回朝。歲除:除夕。漁梁村:在今福建浦城縣西北,漁梁山下。②更(geng耕):經歷。③商量:醞釀,預示,此用擬人手法。姜夔《點絳唇》詞:“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領略:意猶嘗試。元稹《寄浙西李大夫》:“柳眼梅心漸欲春。” ④行人:途中之人,作者自指。
【譯文】 近年來諳盡仕途光景,臨近老境更覺得年去年來歲月匆匆。除夕的爆竹,驚醒了思鄉的殘夢;客居的愁緒,伴隨著長夜昏燈。眼前是彤云籠罩著遠山,雪意漸濃;心中卻現出初生的柳葉,含苞的桃花,春意融融。想見家中的兒女,正圍著地爐,議論著父親歸家的行蹤。
【總案】 久貶在外,忽得還鄉,自然歸心似箭,無奈路途遙遠,時至除夕,人尚在旅途之中。遠遠近近的爆竹驚破了思鄉的殘夢,獨自對著孤燈打發漫漫長夜,此情此景,人何以堪?這種特殊的遭際,既是此詩的創作契機,也使得它具有叩人心弦的感染力。“柳眼桃腮”都是春天才有的景象。當是詩人的一種美好的幻想。或許東南海畔春來早,真有此景吧?末聯使人想到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深夜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己思人乃想人亦思己,此種思路,詩詞中屢見。錢鐘書《管錐編》舉例甚夥,可知黃公度雖非獨創,也并不是專門挦撦香山。縱然仿效,添上“地爐相對”的細節,亦更逼真有情。
上一篇:林稹《為山亭晚臥》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覯《鄉思》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