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鷓鴣天①·晏幾道》
小令尊前見玉簫②,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宮遙③。夢魂慣得無拘檢④,又踏楊花過謝橋⑤。
①鷓鴣天,詞牌名。 ②“尊前”,點(diǎn)明是在酒筵。玉簫,指在筵席上侑酒的歌女。 ③楚宮,楚王之宮,指代玉簫的居處,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份。④慣,慣常。 ⑤謝橋,謝娘家的橋。唐代有名妓謝秋娘。詞中以謝橋指女子所居之地。
此詞內(nèi)容寫的是詞人在一次春夜宴會上驚艷的情事。
上片起首二句,寫兩人初逢的情境。詞中以玉簫指稱,當(dāng)意味著兩人在筵前目成心許。在華燈下清歌一曲,醉頰微酡,“妖嬈”前著一“太”字,表露了詞人傾慕之情。接下來“歌中”二句,從“一曲”生出。在她優(yōu)美的歌聲中痛飲至醉,誰又能感到遺恨啊!在她唱完之后,馀音在耳,筵散歸來,酒意依然未消。“歌中醉倒”四字統(tǒng)攝全篇:表面看來,這是說一邊聽歌,一邊舉杯酣飲,不覺便酩酊大醉了;實際上是暗示自己被美妙的歌聲陶醉,被美艷的歌者迷醉了。一“醉”字,點(diǎn)明命意,情韻悠長,并提引下片寫的春夜夢尋。“醉倒”是心甘情愿的。“誰能恨”即無人能恨,與柳永《鳳棲梧》詞“衣帶漸寬終不悔”有異曲同工之妙。詞人醉得實在是太深太沉了,以至宴會歸來,仍酒意未消,而“未消”的不僅是酒意,更有見玉簫而產(chǎn)生的綿綿情意。兩句實中有虛,沉著深婉。
過片緊接寫“歸來”的情事。“春悄悄,夜迢迢”意謂春意悄悄地潛進(jìn)了心中,春夜又是漫無際涯。“悄悄”二字,寫春夜的寂靜,也暗示詞人獨(dú)處時的心境。久不成寐,更覺春夜迢迢,與上片短暫的歡娛恰成強(qiáng)烈對照。“碧云”句,以天設(shè)喻,慨嘆由于人為的間阻,使兩人不能互通心愫,侯門如海,要想重見就更是困難了。“楚宮”,楚王之宮,指代玉簫的居處,亦暗示女主人公“巫山神女”的身份。這三句寫宴罷歸來的刻骨相思,婉妙動人。“夢魂”二語,是全詞中警策之語。今夜里,詞人的夢魂,在迷蒙的夜色中,又踏著滿地楊花,悄悄地走過謝橋,去重會意中人了。末句“又”字,用意尤深,赴宴時踏楊花過謝橋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再來卻是虛幻飄忽的夢魂了。這一結(jié)能生能新,情韻佳絕。
●鷓鴣天,參見第78頁相關(guān)介紹。
●晏幾道在二十余歲時父親亡故,以后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利,只做過穎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等小官。總觀其性格和身世,第一是其為人極重感情,甚至達(dá)到了有些“癡”的地步。小晏為朋友真肯“兩肋插刀”,即使自己貧寒也要傾力相助;縱然受人欺騙,卻仍篤信于友情而不懊悔。
●蘇軾曾對晏幾道拒絕慢詞、堅持小令的作法十分納悶。一次,蘇軾親自來拜訪晏幾道,想和他談?wù)勑摹j處椎缽钠婆f的屋子里踱出來,冷冷地道:“當(dāng)今朝廷高官,多半是我晏府當(dāng)年的舊客門生,我連他們都無暇接見,更何況你!”掉頭回屋。蘇軾自然愣住。當(dāng)時的蘇軾名滿天下,又喜朋友,所到之處,無不呼朋引類,極受歡迎。這種釘子還是人生第一次碰到!蘇軾捋捋胡子,笑著走開了。遇見這么一個任性倔強(qiáng)的落魄公子,他除了笑一笑之外,還能怎么樣?
任性又重感情,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會牽動詞人的愁思。
鷓鴣天
晏幾道
一醉醒來春又殘,野棠梨雨淚闌干。玉笙聲里鸞空怨,羅幕香中燕未還。 終易散,且長閑。莫教離恨損朱顏。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同為鷓鴣天的詞牌,此詞寫離愁別恨,哀婉動人。起二句,寫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殘時候,只見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離人的悲淚一樣縱橫。詞人驀地感到,春天真的過去了;再謂往日的歡娛,如昨夢前塵,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三、四句寫與情人別后的情景:在悠揚(yáng)的玉笙聲里,孤鸞空自哀怨;羅幕中余馥郁,去燕猶未歸來。過片三句,故作退讓,用表面豁達(dá)的語言來表現(xiàn)怨極而無可奈何的心境:真正覺悟的他還是要讓那千萬縷割不斷的情絲去牽系著自己:“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這是一句徹骨情語。當(dāng)初“共展鴛鴦錦”的美好時光,已一去不復(fù)返了,所余下的只是永久的孤獨(dú)和哀傷。
“燕子”的意象在此詞中用以表現(xiàn)時事變遷,抒發(fā)昔盛今衰、人事代謝、亡國家破的感慨和悲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舊巢,詩人抓住此特點(diǎn),盡情宣泄心中的憤慨。
誰堪共展鴛鴦錦,同過西樓此夜寒!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
上一篇:宋詞《鷓鴣天·晏幾道》翻譯|原文|賞析|評點(diǎn)
下一篇:宋詞《鷓鴣天·謝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