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江神子①·林正大》江神子初至休寧冬夜作葛勝仲
狂胡鞍馬自為家②。遣宮娃③。嫁胡沙。萬里風煙,行不見京華④。馬上思歸哀怨極,推卻手,奏琵琶。 胡兒共聽亦咨嗟⑤。貌如花。落天涯。誰按新聲,爭向漢宮夸。纖手不知離別苦⑥,腸欲斷,恨如麻。
①江神子,詞牌名。 ②胡,本義是牛脖子下的垂肉,鳥獸頷下的垂肉或皮囊。這里指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 ③宮娃,源自“名娃金屋。名娃,指西施,為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之美女。”借指吳王在靈巖山上為西施修建的館娃宮。 ④京華,國都。 ⑤咨嗟,唏噓,感嘆。 ⑥纖手,比喻女子輕柔的手。
這是一首抒寫塞外女子思念故土、親人的作品。作者通過對女子漂泊異鄉的凄苦心境的描述,表達故國之思、愛國之情。
上片首句寫道:“狂胡鞍馬自為家。遣宮娃。嫁胡沙。”“狂胡”二字充滿悲憤怒火,作者對北疆來犯的胡兒,滿含著仇恨的火焰。一個“狂”字,是對猖狂來犯的鞭笞,是對入侵敵人的瘋狂行為的斥責。在這種憂憤滿懷的場景中,作者刻畫的是女子鞍馬入胡地的凄涼境遇,飄零異鄉,塞外為家,是何等的凄涼。作者惆悵的是國運的衰竭,兵力的微弱,只有在這種境界下,才會落個恥辱求和,嫁女邊塞,求得茍安。作者一邊為國家命運擔憂忐忑,一邊又對報國抗敵的愿望不得實現而感到失意惆悵。作者緊接著描繪邊塞荒涼凄苦的景象:“萬里風煙,行不見京華。”這是出使胡地的滿目蒼涼,也是女子思鄉情切的感受。“馬上思歸哀怨極,推卻手,奏琵琶”,詞人筆下,幽怨凄涼的女子境遇渾然出現,苦悶徘徊,在萬念俱灰中彈奏琵琶寄托相思之苦。這是多么孤寂的畫面啊!
下片作者續寫彈奏的效果:“胡兒共聽亦咨嗟。貌如花。落天涯。”這里作者通過胡兒的親臨體現,哀嘆呻吟,表達女子的深切思鄉情,在胡兒眼前,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的女子,竟然有這般鐘情和傷感,不能不使人落淚傷情,一同悲哀。“誰按新聲,爭向漢宮夸。纖手不知離別苦,腸欲斷,恨如麻”,作者再次表達故國女子思鄉的揪心傷情的場景,畫面之中,纖細柔弱女子,心間豈能不知亡國的悲切,在琵琶聲聲起處,飽含的都是斷腸離愁,思想切切的情思。在不動聲色的心底,掩藏著對擄掠列強者的一腔仇恨。
作者借女子境遇,表達故國憂思和愛國之情,筆落驚魂,言辭凝練,不善雕琢的語句間流露出的盡是清雅妥貼的文辭。
●江神子,參見第106頁相關介紹。
●關于沉魚、閉月、落雁、羞花。
1.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浣紗女子,妖嬈多姿,粉面桃花,驚世駭俗。她在河邊浣紗時,河水映照她俊俏的倩影,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竟然忘記了游動,忘乎所以,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貌美成為“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后來西施擔負救國重任,幫助越國用美人計迷惑住了吳王夫差,吳國漸漸衰落,最終為越國所滅。
2.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家中有一歌伎,名曰貂嬋。一天她正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被司徒王允瞧見。王允為造聲勢,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3.漢元帝在位期間,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世代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痛心疾首,寸斷肝腸,悲切傷感,她心緒難平。昭君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凄涼悲傷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4.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子叫楊玉環。楊玉環進宮后,思念家鄉心情急切。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何時才能見到親人?”她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由此得來。
思鄉懷人,是宋詞的一大類別,但表現手法各有千秋。
江神子
初至休寧冬夜作
葛勝仲
昏昏雪意慘云容,獵霜風,歲將窮。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圍獸火,傾酒綠,借顏紅。 官梅疏艷小壺中,暗香濃,玉玲瓏。對景忽驚,身在大江東。上國故人誰念我,晴嶂遠,暮云重。
此篇是詞人初遷官休寧時作。詞中表達了天涯流落的感慨和懷念故人的情懷。
開頭三句以景開篇,勾出了一個典型環境:嚴冬夜晚,雪意昏昏,云容慘淡,霜風凄清,天地之間顯得如此寒冷寂寥。作者背井離鄉,遠去京都,年邁憔悴,失意落魄。接著作者以簡練的筆法繪出了人物枯槁的形骸,頹衰的精神。片末作者繼寫歲暮冬夜的活動、感情。懷著凄苦心境,有著傷感悲愴體受,無奈地忍受羈旅愁思的折磨,獨自在冬夜的小窗下火盆旁,借酒澆愁,愁緒映上面頰。
下片繼續寫冬夜所見所感,作者一時抬眼見室內小壺中有疏梅幾枝,玲瓏多姿,嫵媚奪目。以小巧玲瓏、疏密有致、暗香浮動的梅花,映襯云容慘淡、霜風獵獵的背景,使全詞增加了豐富的色彩美。梅花的抒寫刻畫,更為人物感情發展變化起了鋪墊作用,于是作者忽有欣喜,想到雖然身有羈絆,但暗香浮動,傲霜斗雪、品行高潔,正是自己一直抱有的風格。身在江南,千里碧波,定然時有歡快。最后三句作者情感起伏,想到故人,情緒自然低沉,詞末以景結情。在關山阻礙,暮靄重重的意象中,發出友人疏遠,人情淡薄的感嘆。
兩首詞都寫思鄉情,羈旅愁,前者哀婉沉郁,后者還略帶一些暖色。典型意象是風。風是離愁、憂怨、傷感的“種子”。在詩人眼中,秋風融入了寂寞冷落,抒寫內心的悲涼、愁意。如“秋風蕭蕭愁煞人”“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風也另有含蘊,借“西風”極寫滿懷羈情,如“古道西風瘦馬”。
纖手不知離別苦,腸欲斷,恨如麻。
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
上一篇:宋詞《江神子·晁補之》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江神子·陳造》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