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江神子①·晁補(bǔ)之》亳社觀梅呈范守、秦令
亳社觀梅呈范守、秦令
去年初見早梅芳。一春忙。短紅墻②。馬上不禁、花惱只顛狂③。蘇晉長齋猶好事④,時喚我,舉離觴⑤。 今年春事更茫茫⑥。淺宮妝⑦。斷人腸。一點多情、天賜骨中香。賴有飛鳧賢令尹⑧,同我過,小橫塘⑨。
①江神子,詞牌名。 ②紅墻,紅色的墻。此指梅花的顏色。 ③顛狂,指言談舉止違背常情,放蕩不羈。 ④蘇晉長齋,語出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蘇晉,開元間進(jìn)士,曾為戶部和吏部侍郎。長齋,謂佛教徒長期堅持過午不食。后多指長期素食,不管閑事。 ⑤離觴(shānɡ),離杯。 ⑥春事,特指花事。宋陳師道《春懷示鄰里》:“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⑦宮妝,宮女的打扮裝束。這里指梅花的樣子。⑧飛鳧(fú),指會飛的仙鞋。令尹,泛稱縣、府等地方行政長官。 ⑨橫塘,古堤名。三國吳大帝時于建業(yè)(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在此泛指水塘。
這是作者與友人一起觀賞梅花時的即興之作。作者借梅花描寫了自己的品格,同時也為有這樣的知己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詞的上片述說去年的遺憾。“去年初見早梅芳”,作者開篇就點明了時間與事件。一個“初見”不禁使讀者浮想聯(lián)翩:作者是北方人,而春梅又是南方之物,此時作者第一次看到,欣喜之情自然難以言表。然而“一春忙”卻給作者留下了無限的遺憾:花開時節(jié),花鬧香濃,詞人忙西忙東。“蘇晉長齋猶好事,時喚我,舉離觴”。因而辜負(fù)了梅花,留下了不盡的遺憾。“短紅墻。馬上不禁、花惱只顛狂”。紅艷艷的梅花,挨挨擠擠,連成一片,猶如一道墻。它把自己嬌嫩艷麗的姿容展示給人們,可詞人忙得無暇顧及,花怎能不惱?人怎能不狂?
詞的下片抒發(fā)今年與朋友一起欣賞梅花之感。盡管“今年春事更茫茫”,但為了彌補(bǔ)去年的遺憾,作者還是抽時間與朋友一起來觀賞被稱為君子的梅花。你看它:“淺宮妝”“一點多情、天賜骨中香。”它是如此美麗與高貴,又是那樣的多情與清香。而這些都是天性使然,怎不叫人愛,怎不叫人憐,怎不叫人肝腸斷。梅花“凌寒獨自開”,人間自有真情在。盡管前途坎坷崎嶇,但是“賴有飛鳧賢令尹,同我過,小橫塘”。在此,我們既看到了作者的決心,又看到了國家的希望。
綜觀全詞,作者以時間為序,以梅花為著眼點,物我合一,梅人相照,情在景中。
橫塘,古堤名,三國吳大帝時于建業(yè)(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后多泛指水塘。由于它與某些景物與人物緊密相連,因而也成為人們表達(dá)閨怨的意象。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xì)雨垂楊系畫船。”賀鑄的“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崔顥的“君家住何處?妾住在橫塘”。晁補(bǔ)之的“賴有飛鳧賢令尹,同我過,小橫塘”。
●晁補(bǔ)之(1053~1110),字無咎,晚號歸來子,濟(jì)州巨野(今屬山東)人。少有才名,與黃庭堅、秦觀、張耒俱從蘇軾游,并稱“蘇門四學(xué)士”。著有《雞肋集》七十卷,詞集六卷,名《晁氏琴趣外篇》。
代表詞作:《水龍吟·水晶宮繞千家》《八聲甘州·謂東坡》《滿庭芳·鷗起蘋中》《鳳凰臺上憶吹簫·千里相思》《摸魚兒·買陂塘》《永遇樂·松菊堂深》《黃鶯兒·南園佳致偏宜暑》《酒泉子·萱草戎葵》《訴衷情·東城南陌路岐斜》《金鳳鉤·春辭我向何處》等。
●江神子,參見第106頁相關(guān)介紹。
●晁補(bǔ)之生性頗為豪爽,他少年時就博聞強(qiáng)識,而且聰敏異常,從而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贊譽。17歲時,他便跟著在杭州做官的父親一起外出。一看到杭州這天堂美景,他高興的當(dāng)即鋪紙濡筆撰寫了一篇《七述》,并把它呈獻(xiàn)給當(dāng)時擔(dān)任通判一職的蘇軾,真誠地請求蘇給予指點。而蘇原本也有寫作與此相關(guān)文章的意念,但在閱讀了晁補(bǔ)之這篇文章后,便取消了寫作計劃,并感嘆道:“咳,想當(dāng)年,我也是想寫此類題材文章的,但現(xiàn)在你已把它寫得這樣好了,我就沒有再去動筆撰文的必要了。”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晁補(bǔ)之的文名便大大地震動了整個杭州城乃至京城開封。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見花思人是人之常情;以花喻人是文人們慣用的表現(xiàn)手法。梅花更是倍受青睞。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華物。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李商隱的《憶梅》描寫梅早秀先凋,借以抒發(fā)詩人坎坷不幸的身世之悲。
“定定住天涯”,詩人開篇就抒發(fā)了自己漂泊天涯、滯留異鄉(xiāng)的孤獨苦悶。李商隱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況下,應(yīng)柳仲郢之辟來到梓州的。獨在異鄉(xiāng),寄身幕府,已感到孤孑苦悶,想不到竟一住數(shù)年,意緒之無聊郁悶更可想而知。“定定”即“死死地”“牢牢地”意思,讓人感到投身異鄉(xiāng)、地老天荒、永無出頭之日。無可奈何的悲哀,難以名狀的厭煩,全在其中。“依依向華物”,百花爭艷,春光明媚,詩人悲極而樂,因春而喜。“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面對姹紫嫣紅的“華物”,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開,望春而凋。詩人遺憾不已,不免對它怨恨起來。一個“最”字,可見怨恨之深,悲痛之大。實際上,詩人怨梅、恨梅,乃是為了抒發(fā)自己的身世之悲。詩人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緊接著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擊,中、晚年之時更是心灰意冷,精神頹唐,這不正與“早秀先凋”的梅花一樣嗎!
李商隱借梅花之特點表達(dá)了自己的坎坷經(jīng)歷;晁補(bǔ)之借梅花的美名來頌揚朋友。
賴有飛鳧賢令尹,同我過,小橫塘。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上一篇:宋詞《江梅引·姜夔》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江神子·林正大》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