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作鎮古汧州,水膩山春節氣柔。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這是獻給守邊將軍的贊歌,是邊塞詩作中的別調。雖說在封建專制政體下,邊事可歌可頌者少,畢竟我民族在內憂外患中綿延了數千年,李唐帝國還雄踞中古世界文明的頂峰,自有防邊大臣之功在。汧州(今陜西千縣)唐屬關內道,離長安本不算遠,而詩題已稱作“窮邊”——邊遠極地了??梢姲彩穪y后,西北疆土大部淪入吐蕃之手,國勢日蹙,不問可知。邊境安危,勢必引起社會的嚴重關切,贊揚邊將能安邊,不同于奉迎權勢?!皩④娮麈偣艣F州”造語雄健,點出主人。然正面頌詞只此一句,以后只寫汧州的升平景象,稱其保境安民之功而不諛及其人,就不失詩格。接手一句純寫景: “水膩山春節氣柔”,邊地而逢江南春色,驚喜出于望外,暗逗結句之“不信”。這句色澤明麗,音調柔美,安排在“將軍作鎮”后,顯系贊美政治清明,因而山水為之增色。第三句由白天風光轉入清夜歡樂,語意由平和而陡然振起,是全詩最著力經營之處?!扒逡埂笔钦f沒有烽警,不必宵禁,人心安寧,夜色清幽。這在多事邊境是難得的。“滿城絲管散”一句尤其筆酣墨飽,此地無分貴賤,處處歌舞,直至樂終興闌方散。詩至此,已將“萬民安樂圖”寫足,夾敘夾議的“行人不信是邊頭”也就順理成章。對鎮邊守將稱頌十分得體,不用贊辭,卻收到極好的稱頌的效果。邊將的最高功勛是贏得和平,鎮邊為了安民,這是千家萬戶的心愿,也是本詩的啟示。
以上評析,是對此詩的一種理解,不妨稱之為“贊頌”說。還有一種理解與此不同,認為此詩旨在諷刺,不妨稱之為“諷喻”說。“諷喻”說的根據有:第一,題目叫“窮邊詞”,離京城不遠的地方稱之為“窮邊”,稱呼本身便意含諷刺。第二,二三句所寫為太平景象,竟見于“窮邊”之地,守將之失職已盡在不言之中。又,對第三句的理解,與贊頌說的解釋也不一樣。所寫絲管紛紛,應是從將軍府第中傳出,而與尋常百姓無關。第三,末句是對前兩句的虛化、概括與強調,不難聽出諷刺將軍不以國事為重而耽于聲色的弦外之音。
我國古典詩歌中盡管也有“殆以罵詈為詩”(嚴羽《淪浪詩話》)之作,但更多的是“主文而譎諫”(《毛詩序》)的寫法,講究“象外之象”(司空圖《與極浦書》 )、“韻外之致”(前人《與李生論詩書》)。此詩正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上一篇:《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劉長卿》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竹枝詞·劉禹錫》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