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李賀·雁門太守行》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沿用樂府舊題的《雁門太守行》就是頌揚平叛戰(zhàn)斗中英勇殺敵的將士。
原文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②。
角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③。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④。
輾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⑤。
注釋
①雁門大守行:樂府舊題。古詞述洛陽令王渙德政事,至齊、梁時多用作表現(xiàn)征戰(zhàn)略邊塞之事,本篇即本此意。原注說,李賀以詩去謁見韓愈,韓愈正送客歸,很困乏,邊解衣帶邊讀,首篇即此,韓愈立即束好衣帶接見李賀。詩中寫平定藩鎮(zhèn)之亂的戰(zhàn)爭中壯士們雄姿英發(fā)為國損軀的壯烈精神,也表現(xiàn)出詩人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英雄氣概。 ②黑云句:喻敵人來勢洶洶。甲光句:寫守城壯士氣勢雄壯,嚴陣以待。 ③角聲二句:分別從聽覺和視覺方面鋪寫陰寒慘烈的戰(zhàn)地氣氛。胭脂,喻鮮紅的血色。 ④半卷紅旗:寫援軍急行軍紅旗也來不及展開。易水:即今河北易縣易水河。這里有“風蕭蕭兮易水寒”之意,增強慘烈氣氛。霜重鼓寒:指鼓濕。 ⑤玉龍:指劍。
賞讀
詩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成功地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緊形勢。“黑云壓城城欲摧”劈頭一句便把來勢兇猛的黑壓壓的敵人比作天際突起的烏云,它漫空而來,大有壓城摧城之勢。二句寫風去變幻,一縷日光從云層里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耀人眼目。三、四句分別從聽覺、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砌的戰(zhàn)地氣氛。“角聲滿地”勾畫出戰(zhàn)爭的規(guī)模。守軍士氣高昂,奮力反擊。詩人對雙方收兵后戰(zhàn)場上的景象作了極富表現(xiàn)力的點染。
后四句寫馳援部隊的活動。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無奈夜寒霜重,連戰(zhàn)鼓也擂不響。面對重重困難,戰(zhàn)士們毫不氣餒。另外引用故事,寫出將士們報效朝廷的決心。
李賀寫詩大都借助想象給事物涂上各種新奇濃麗的色彩,這篇寫悲壯慘烈戰(zhàn)斗的詩也不例外,他把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與黑色、秋色和玉白色交織在一起,使意境更加鮮明,同時把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和在一起,使之形成強烈對比,更突出詩人所要表現(xiàn)的主體和藝術傾向。
上一篇:《唐詩·李商隱·隋宮(七絕)》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宋詞·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