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稹《七言詩·冷泉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林 稹
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暖年來只自知。
流出西湖載歌舞,回頭不似在山時。
【原詩今譯】
一潭清亮清亮的泉水可潤詩人的心脾,
知曉冬寒春暖氣候變化的,只有自己。
從山根流到西湖載著輕歌曼舞的船兒,
再流回去,昔日瑩潔的本質將會全非。
【鑒賞提示】
這是一首很雋永的哲理詩,雖只有短短的四句,卻有回味無窮的美。
有一首當代的蘇聯詩歌,是寫蒸餾水的。詩的大意是,蒸餾水固然純潔、單純,但它卻不具有生命力,只有封閉起來之后,才能保全其性命。面對大千世界,它不能邁出一步,而這位南宋詩人的詩卻比這位蘇聯詩人早千年表達了這種思想,而且更含蓄、豐富。
“一泓清可沁詩脾”,冷泉的水晶瑩透徹,仿佛它有一種詩的感染力,能浸透人的靈魂,激起無窮遐想,使入想起了那童年的單純、自然和天真無邪,想起那未經世俗分化的圣潔心靈。這句詩,是在寫那泉水的純潔形象的,但詩人并沒有具體地寫它多么多么純潔,怎樣澄澈可鑒,而是從感覺入手,寫泉水對他的作用:泉水激起了詩人的遐思,似乎泉水的晶瑩也具有詩的靈魂。寫得很生動,很美,又突出了泉水本身的清麗可人。
但是詩的第二句對泉水的這種純潔之美就發生了態度上的轉移。一方面寫泉水保持著它自己,使冷暖的變化只有自己體會。另一方面詩人又在這保全本性的“只自知”中發現了它的固步自封,所以用“只自知”來揭示它的狹隘、自恃和孤芳自賞。
那么怎樣一種形象才是好的呢? 詩人在詩的末尾作出了結論。末尾寫道,晶瑩的泉水擺脫了它這種自恃之后,進入大千世界,和其他水混在一起,雖然此時的泉水已失去了它自己,已經不再是“在山時”那樣清麗、晶瑩,但同時它卻也不再是孤芳自賞,而是匯入大的潮流之中,載著大船輕歌曼舞,它參加的是一種大合唱。此時泉水原來的“我”消失了,但卻形成了一種新的“我”、新的本質,而這種本質卻更為浩瀚、博大。
詩人以泉水這種變化的意象,實際上寫出了他對人生的看法。唐代詩人王昌齡曾有過“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的詩句,說他要固守自己的節操,不改變自己的本性。保持本我的純潔固然可貴,但人生的層次是很多的,真正的人生是在沖突中度過的,真正的自我應該是一種博大的自我。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在生活中塑造自己,拋棄舊“我”,形成新的、更為豐富的自我,不要自恃于自己的單純,而是要以浩然之氣來對待世界。這才是人生的真諦。正如西方哲學家黑格爾所說的: “人格的偉大和剛強只有借矛盾對立的偉大和剛強才能衡量出來。”
上一篇:劉克莊《七言詩·冬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戴敏《七言詩·初夏游張園》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