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七言詩·黃鶴樓聞笛》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李 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原詩今譯】
我和賈誼一樣成為貶官流放長沙,
翹首西望長安云霧蒼茫看不見家。
黃鶴樓中聽到了曲曲憂怨的玉笛,
太悲戚了,江城的五月落了梅花。
【鑒賞提示】
這首詩原題為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吹笛》,是李白寫給一位姓史名欽的郎中(官名)的,但又不是一般的酬贈之作。因為李白曾歸永王幕府,以“附逆”罪被判長流夜郎,這首詩就是他流放途經江夏時所作,抒情感懷的成分要多,因此一開筆就自然說到自己的流放。
“一為遷客去長沙”的“遷客”指西漢賈誼,此句用賈誼忠不見察,貶至長沙,后抑郁而死的典故,李白是以賈誼自比。一方面因為賈誼的遭遇暗合了自己的身世; 另一方面,表白自己人品的高潔和節操的正直,還有對唐肅宗及權貴們處置自己不公正的憤懣和不平?!拔魍L安不見家” 的“家”頗耐咀嚼。這“家”不可能是指李白故鄉蜀地,因為自詩人二十五歲離蜀,三十多年來,他并未回過這個家,與家中親故并未通過訊息,況且這個家與長安毫不相干?!凹摇币膊皇侵钙拮铀樱畎灼拮訌奈丛陂L安留居過,李白流判時,妻子在豫章(今江西南昌),也與長安無干。原來,這里說“西望長安不見家”,乃是抒寫他的去國之情,表達他眷戀朝廷和此番獲罪、恐難再入長安的沉重失望。長安曾是李白意氣飛揚過的地方,身為天子近臣,常是侯貴座上之賓。后來雖揮涕離開長安,但再展雄圖的愿望并沒有消失。盡管他身處江湖,卻始終沒有忘懷長安。但這一次以“附逆”罪名流放夜郎,重返長安的愿望絕難實現,這即是“不見家”的含義。這兩句,前句敘事,后句抒情,有哀愁,有感慨,但總的看來,哀愁和感慨都是淡淡的,表現為一種內在的、復雜的、更其深廣的憂傷,這就有了以下兩句。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边@是聞笛和聞笛所感。詩人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以外的什么地方飲酒,而吹笛的人在黃鶴樓中。數杯悶酒過后,詩人向史郎中說起他被長流夜郎,遂有前兩句。正在這時,黃鶴樓上傳來了笛聲,所吹奏的是傳統笛曲《梅花落》。雖然正當五月,并不是梅花開、落的季節,可是詩人卻仿佛感到了整個江夏城簌簌地飄下瓣瓣梅花來。從字面上看,這兩句是寫音樂給人聽覺和視覺的感受,實際上是詩人更深一層地寫自己前途未卜的憂慮和政治上失望的幽憤。這種復雜的感受,因無端而起的笛聲,一下子涌上心頭,詩人難以一一縷述明白,于是便借這笛聲含蓄、沉郁地表達出來了?!睹坊洹返牡崖曪w滿江城,詩人的憂慮、激憤也似乎充塞天地之間了。表述是含蓄的、沉郁的,但我們能說詩人的心情是平靜的、淡漠的么?
按一般寫法,先寫流放和政治上的絕望,底下再補兩句寫入夜郎的荒蠻和個人心情的悲凄之類,辭意已足矣。但李白沒有按常法去寫。黃鶴樓上的笛聲,顯然是與詩人絕不相干者所吹奏,憑空為詩人的構思添了神來之助?!短圃娪柦狻氛f:“唐人絕句類于無情處生有情?!贝嗽娛墙^好的一例。
上一篇:崔顥《七言詩·黃鶴樓》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