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五言詩·三閭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
【原詩今譯】
三閭大夫屈原的憂憤多么深沉,
像那滔滔的沅江、湘江流不盡。
陣陣秋風啊,吹在落日的黃昏,
楓林蕭蕭,莫不是屈子在苦吟。
【鑒賞提示】
這首詩以深沉的筆調(diào),向我們托出一腔的慨然,寫盡滿目的悲怨,讀來如聞浩嘆,令人掩卷再三而憂思難平。
詩的頭兩句“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破空而來,發(fā)端不凡。作者面對江水,吊古傷懷,感慨之情沖口而出。他追思屈原的一生不僅只是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在政治理想上的挫敗,還有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在人格上與情感上所蒙受的痛苦煎熬,這一切所構成的屈原的憂怨感憤難書難訴,直如滔滔沅江、湘江之水永流不盡。作者在這里將詩意上的“屈子怨何深,沅湘流不盡”以倒裝的形式表達為“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這既是詩格的高妙處,更使詩意包孕了兩層深刻內(nèi)蘊:屈原的憂怨如不盡江水,作者的感慨亦如決堤江水,說不盡寫不盡。流不盡的沅江湘江之水,一則借喻屈子憂怨的深重悠遠,一則亦透出作者心潮的奔涌激蕩。
后兩句“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又是另一種筆法。若言前兩句寫的是“詩情”,那么這后兩句則寫的是“詩境”。這里作者似乎跳出了那種深摯沉郁的感慨之情,退而狀寫眼前的景物,渲染含悲帶愁的氛圍。然這種筆鋒的轉換,非但不是意緒的斷裂,而恰是作者在原有思緒與情感上的延伸與濃縮。詩中所選取的幾組意象:落日、黃昏、秋風、楓林及對《招魂》詩句“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的化用,恰是使作者原本較為清晰具體的心的感觸,放大為一個模糊的渾然的悲涼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思緒與情感不那么弓滿弦張、一觸即發(fā)了,但那種感傷、悲悼、蕭瑟的心境卻愈發(fā)地濃郁而繁復了。屈子堪嘆,其言難盡啊!
上一篇:曾幾《七言詩·三衢道中》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蘇軾《七言詩·上元侍宴》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