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游媚筆泉記》原文與賞析
姚鼐
桐城之西北,連山殆數(shù)百里,及縣治而迤平。其將平也,兩崖忽合,屏矗墉回,嶄橫若不可徑。龍溪曲流,出乎其間。
以歲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積雨始霽,溪上大聲漎然, 十余里旁多奇石、 蕙草、 松、 樅、 槐、 楓、栗、橡,時有鳴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馬浴起,振鬣宛首而顧其侶。援石而登,俯視溶云,鳥飛若墜。
復(fù)西循崖可二里,連石若重樓,翼乎臨于溪右?;蛟唬骸八卫罟胫乖茮c也?!被蛟唬骸昂笕饲蠊氲夭豢勺R,被而名之?!笔辽髽洌a數(shù)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書其上,曰:“媚筆之泉”。泉漫石上,為圓池,乃引墜溪內(nèi)。左丈學(xué)沖于池側(cè)方平地為室,未就,要客九人飲于是。日暮半陰,山風(fēng)卒起,肅振巖壁榛莽,群泉磯石交鳴,游者悚焉,遂還。
是日,姜塢先生與往,鼐從,使鼐為記。
媚筆泉是姚鼐家鄉(xiāng)桐城的一處名勝,本文是作者年輕時隨伯父姜塢先生游覽該地,姜塢先生叫他寫了這篇游記。讀全文可知,媚筆泉在桐城西北,游覽需沿龍溪溪谷西行十余里,過“李公麟之垂云沜”,其南有泉,即媚筆泉。
自然風(fēng)光奇麗多姿,要用語言文字加以摹寫是困難的。特別是我國自北魏酈道元以來,歷六朝唐宋元明,產(chǎn)生了許多山水名篇,清朝人要在這方面同古人爭勝,更是談何容易! 但桐城派古文主要作家姚姬傳自有他的手段。姚氏的游記,沒有六朝人描繪的那種縟麗的畫圖,沒有柳宗元那種蘊藉深沉的寄托,更缺乏歐陽永叔、蘇東坡那種迂回繾綣的情懷或豪雄奔放的氣勢; 他以極其簡潔的記述取勝,也同樣能顯示他自己的寫作風(fēng)格。
如果姚姬傳“欲雕繪而求其肖似” (方苞語) 寫其龍溪兩岸崖壁的陡峭,草木的蔥蘢,溪流的湍急,他很可能是費力不討好的。他沒有這樣作,而是用極其簡練的筆墨,作“撮其大要”的描述。文章第一段簡要地交代桐城西北山水的特色,然后就入筆寫“循溪而入”的游程。姚氏善于在一般的記述之中,抓住最突出的景點?!胺e雨始霽,溪上大聲漎然”,使讀者如聞其聲,感受到雨后山溪的清新。接著記述兩崖的奇石綠樹之后,突出地描述潭中大石“若馬浴起,振鬣宛首而顧其侶”,使讀者如見其形,若親歷溪澗深潭的清幽。其下再西上,寫“連石若重樓,翼乎臨于溪右”,則著重記錄了人們對傳為李公麟垂云沜似實似虛的看法,使行文不平板。最后才寫到媚筆泉,述泉名的來由,記泉上的實況,臨了寫到“日暮半陰,山風(fēng)卒起,肅振巖壁榛莽,群泉磯石交鳴,游者悚焉,遂還”。一日的游程,到此戛然而止,卻能使讀者印象深刻。
姚鼐的游記,不作繁縟的描繪,不著高深的議論,尤其是不發(fā)那種感時憂事、羈愁失意的牢騷,只用輕松的筆墨,作客觀的記述,極其簡練雅潔,毫不費力,卻仍能表現(xiàn)作者探幽攬勝的情趣和高雅灑脫的襟懷?!队蚊墓P泉記》如此,其他游記也未嘗不如此。
上一篇:田雯《游太室記》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李東陽《游岳麓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