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姜夔·琵琶仙》
姜夔
《吳都賦》 云: “戶藏煙浦,家具畫船①。”惟吳興為然。春游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己酉歲②,余與蕭時父載酒南郭③,感遇成歌。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④。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⑤。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⑥。
又還是宮燭分煙⑦,奈愁里、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⑧。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⑨。想見西出陽關⑩,故人初別。
【鑒賞】 此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 (1189),詞人蕩舟春游,有感而發。時年三十四歲。
上闋寫詞人偶遇佳人,便勾起無限情思。“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水面上有畫船蕩槳而來,船上的女子酷似詞人舊日戀人。“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她們舉起團扇去接飛花,彎彎的蛾眉美妙絕倫。春光漸漸逝去,沙洲一片蔥綠,不時傳來幾聲鵜鴂的清音。詞人從船上佳人的風韻中尋找昔日戀人的身影,回想自己當年的歌舞風流。“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那繁華的揚州老街,風流倜儻的才子杜牧,都已成前世煙云了。暗示自己就像杜牧一樣曾經風光快活,而今青春漸逝,不復舊時光景。詞人融情于景,感嘆韶華易逝。
下闋 “又還是宮燭分煙,奈愁里、匆匆換時節”。又到了寒食節,詞人愁緒滿懷,不覺時光匆匆而過。正如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奈愁里、匆匆換時節”,表現出作者既怕時間太快,又滿腹幽思的矛盾心情。“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 只好把滿腔思念,交付給落在砌階上的榆錢。千絲萬縷的柳枝已經濃郁得可以藏鴉了,飄飛似雪的柳絮好像是在助酒興。相當初與她們分別,也是在這寒食清明季節。詞人睹物思人,感慨萬端。
此詞善于融情于景,詞人在景物上著筆很多,他筆下的景物皆有情有靈性,但是在此詞中詞人卻以景之無情寫人之有情,以景之零落襯情之寂寞。比如:“汀洲自綠”,“幾聲啼鴂”,“空階榆莢”,“藏鴉細柳”,這些物象似乎對人世無所留戀,來去匆匆,都是愁煞人的景致,卻反射出詞人的多情和孤獨。許昂霄《詞綜偶評》說:“‘都把一襟芳思’ 至末,句句說景,句句說情,真能融情景于一家者也。曲折頓宕,又不待言。”
上一篇:《周邦彥·瑣窗寒》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袁去華·瑞鶴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