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五言詩·訪袁拾遺不遇》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孟浩然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原詩今譯】
我到洛陽去訪問才子袁拾遺,
誰料他竟作了嶺南的流放人。
莫要說那兒的梅花開得早啊,
哪能比得上洛陽的簇花繡錦。
【鑒賞提示】
這是一首友情詩,寫作者訪友未遇的悵惘幽怨之情。“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是說作者自己去洛陽拜訪老朋友袁拾遺,不料他已被遠貶流放到了嶺南。訪人未遇,本來就有幾分遺憾,現在又得知友人獲罪遭貶,心情就更加難受了。才子,有才華的人,這里指袁拾遺。這句表面上似乎是直述其事,但也隱含著一個故事。西漢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賈誼,即是洛陽人,他青年時期就以才氣不凡而嶄露頭角,十八歲時以能誦述《詩》《書》和撰寫文章?lián)P名于郡中,被稱為“洛陽才子”,后因遭讒受陷而被貶。所以晚唐詩人李商隱在《賈生》一詩中曾感嘆道,“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孟浩然這里正是將友人袁拾遺比作洛陽才子賈誼,嘆惜其懷才不遇,竟至流放受貶。
“聞說” 兩句是將袁拾遺被流放的嶺南與中原洛陽物候的不同作對比,謂嶺南雖然梅花開得早,但畢竟是窮僻荒涼的瘴癘之地,哪能比得上洛陽的花團錦簇。洛陽在唐代屬東都,共建制格局、百官設置皆仿長安,亦是最繁盛的大都會之一。唐人官員任職一般都重京官,輕外任,洛陽雖比不上在長安任職那樣威風氣派,易于升遷,但比外放要高得多了。袁拾遺此次還不是一般的外任,而是被流放到嶺南瘴癘之地,所以其前途和命運如何也就大略可知了。這一切表現出作者對友人的深切關心和同情,但這種心情又沒有正面抒寫,而是通過兩地不同物候的對比表達出來,使人覺得雋永深刻,興味無窮。
全篇不著一愁苦字,但愁意自際天而來; 不寫友情深,而作者對友人被流放的惋惜憤懣之情盡在不言之中。
上一篇:孫逖《五言詩·觀永樂公主入蕃》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王維《五言詩·過香積寺》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