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漢樂府民歌·白頭吟》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①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②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③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④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⑤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⑥
【注釋】 ①皚:霜雪之白。皎:明潔,潔白。兩句言:男有二心已如雪之白、月之明,是明擺著的事了。一說,兩句是女主人公比喻自己愛情的純潔。②兩意:二心。決絕:斷絕。決,別。③斗:盛酒之器。明旦:明早。溝:即下文的御溝(流經御苑或環繞宮墻的水溝)。躞蹀(xie die泄蝶):緩行貌。東西流:暗喻與情人分道揚鐮,從此決絕。④嫁娶:偏義復詞,偏用嫁字的意思。⑤簁(shi施)簁:魚尾潤濕之貌。我國古代歌謠中常以魚作為匹偶的隱語,以釣魚作為男女求偶的隱語。兩句以隱語表現男追女時二人情投意合、歡愛無已的情景。⑥意氣:情義。錢刀:即錢。古代所鑄的錢幣有的形如馬刀,故稱。為:語助詞。
【譯文】 潔白有如山上的積雪,明潔有如云間的朗月。聽說你產生了二心,故來同你表示斷絕。今天最后一次飲酒聚會,明天一早就在御溝邊分手。小步徘徊在御溝邊上,從此溝水東西分流。悲傷流淚啊流淚悲傷,其實出嫁用不著哭哭啼啼。但愿能找到一個一心之人,白頭到老永不分離。竹竿釣魚時晃晃悠悠有多輕快,魚被釣上時濕漉漉的有多歡愉。男兒應當珍重情義,何必一頭扎進錢眼里!
【集評】 元·劉履:“格韻不凡,托意婉切,殊可諷詠。后世多有擬作,方其簡古,未有能過之者。”(徐師曾《樂府明辨》卷五引)
明·許學夷:“沛然從肺腑中流出。”(《詩源辨體》卷三)
清·成書倬云:“此詩看他自起自落,古趣盎然,無一語作扭捏態,便非后來閨秀所及。”(《多歲堂古詩存》)
清·王堯衢:“感離合之無常,因重傷其凄楚,曰嫁女不須啼者,因愿得終始一心白頭相守之人而事之耳。彼釣竿之長弱,魚尾之動搖,不相投合,豈知男兒所重者意氣,何用以錢刀買妾為哉!蓋忘著犢鼻裩滌器之時矣。語此以諷之,而怨情深矣。”(《古唐詩合解》卷一)
清·張玉谷:“首四,以山上雪、云間月之易消易蔽,比起有兩意人,隨以當與決絕,點清詩旨。‘今日’四句,決絕正面,暫會即離,復借喻于溝水分流,以見永無重合。‘凄凄’四句,脫接暗轉,蓋終冀其變兩意為一心,而白頭相守也。妙在從人家嫁娶時,凄凄啼哭,憑空指點一婦人同有之愿,不著己身說,而己身已在衷許,最為靈警。末四,復接一喻,借魚之貪餌,點明男子貪色之非,而以當重意氣,收轉貴乎一心,不用錢刀,破其所以忽有兩意之故,真能使曾著犢鼻裩者汗出如漿,不果娶妾,宜哉。”(《古詩賞析》卷上)
【總案】 這首詩最早見于《玉臺新詠》,題作《皚如山上雪》,《樂府詩集》收入《相和歌辭·楚調曲》。《西京雜記》附會為卓文君因司馬相如欲另娶茂陵女而作,前人雖信者頗眾,但也有人辨正之。詩寫女子向用情不專的情人表示決絕,有哀怨,有慨嘆,也有詰責,于委婉蘊藉中表現了極復雜熾烈的情感。女子愛則傾其赤誠,既知對方有了二心,便主動前來決絕,既已決絕,又復相會,既相會矣,更復置酒,其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其從容、鎮定、自信、有主見、有思想,尤令人稱絕。勿寧說,這既是一個愛情失敗者的形象,也是一個愛情勝利者的形象。
上一篇:詩經《雅·小雅·魚藻之什·白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詩經《雅·小雅·鴻雁之什·白駒》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