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為了達到特定的交際目的,說話者有意岔開話題,扯到另外的事情上的一種修辭方式。
[例釋]
例1: “好一個胡彪!你——你——你不是……”
“什么我的不是?”楊子榮在這要緊關頭摸了一下腰里的二十響,發出一句森嚴的怒吼,把話岔到題外,“我胡彪向來對朋友講義氣,不含糊,不是你姓欒的,當初在梨樹溝你三舅家,我勸你投奔三爺,你卻硬要拉我去投蝴蝶迷,這還能怨我胡彪不義氣?如今怎么樣?”(曲波《林海雪原》)
例1匪徒欒平認出了打入匪巢的解放軍偵察員楊子榮,他要說的是“你不是胡彪”,在這緊要關頭,楊子榮急中生智,有意不讓欒平把話說完,就用“什么我的不是?”岔斷對方的話,一下子“把話岔到題外”去。通過巧妙地暗轉話題,楊子榮終于化險為夷,爭取了主動。
例2:宋建平目瞪口呆,繼而怒不可遏,繼而打字,敲得鍵盤嗵嗵作響,“我跟你說——”沒等他打出他要“說”什么,劉東北及時把他擠開。
……
這時林小楓在那邊催促:“你要說什么?”
“我要說,”劉東北打字,“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是理解不等于同意。就是說,我不能同意你的想法。我還是那個意見,非常非常理解你的心情,非常非常不贊成你的做法。為了這樣的一個人,不惜用自己的一生去報復,值嗎?”(王海鸰《中國式離婚》)
例2林小楓并不知道在網上結識的網友,其實就是自己的丈夫宋建平裝扮的,禁不住向“他”大吐苦水,痛斥丈夫的種種劣行。宋建平瞧著屏幕上控訴自己的文字,怒不可遏,正要打出反擊的“我跟你說”后面的文字,被劉東北當機立斷截止了,他不讓宋建平去敲鍵盤,而是以宋建平的身份,順著林小楓的催促“你要說什么?”急智地打出一段文字,巧妙地讓怒斥變成規勸,把宋建平將要暴露的身份、將要反擊的話,暗中轉換成別的意思。這種暗轉,靠的是網絡平臺,不是面對面觸發的,極具網絡時代的特色。
[辨析1] 暗轉與承轉。見“承轉”條。
[辨析2] 暗轉與偷換。見“偷換”條。
[辨析3] 暗轉與戲劇同名表現手法。都有轉的成分。區別是:
修辭格“暗轉”是一種語言藝術,體現的是話題的暗中轉換;作為戲劇表現手法的暗轉是舞臺表演藝術,體現的是劇情時間或空間的轉換,暗轉的完成過程需要舞臺燈光熄滅或布景置換。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暗喻」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藏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