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風流子》原文賞析
村居
吾將從此逝,吾何意、吾亦愛吾廬。看眼底浮云,花從開謝; 階前生意,草不芟除。閑尋去,古苔侵石罅,流水灌山廚。盍歸來乎,一琴一鶴;薄言觀者,非我非魚。何人長握手?有西鄰野叟,能賦能書。便相逢成二老,一樣清癯。且白墮三杯,胸中浩浩;黑甜一枕,世外蘧蘧。人笑高陽去后,又兩狂且。
學而優則仕。功名富貴是古代士子汲汲以求的奮斗目標。當他們出仕以后,目擊官場的黑暗污濁,又不甘心于同流合污,于是就產生了歸隱的想法和作法,以潔身自好。常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儒家哲學的具體化,是所謂的完美人格的表現,為歷來所稱道。此詞,就是黃永棄官歸田的誓詞,也是上述精神的體現。
讀首兩句“吾將從此逝,吾何意、吾亦愛吾廬”,就好象在哪里見過面,著一“亦”字,就使我們聯想起晉代的陶淵明,他在彭澤做官八十多天,就“斂裳宵逝”。“吾將從此逝”,亦即此意,指離官而去。為何要離去呢?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說:“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也就是個性不宜于做官,不能昧著良心,奸黠狡詐地去投上所好,不會“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飲酒》),只愿辭歸故里,過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飲酒》)的清靜日子。這也就是此詞“吾亦愛吾廬”之所本。由于直接從陶詩化出,最大限度地省去許多背景語言,諸如官場腐敗、違己交病、質性自然等,將離官而去的“吾何意”和盤托出,相信讀者會通過豐富的聯想去補足和充實,明白其所以然。
以下極寫村居之自由,正反襯為官的不自由。也可以從陶詩得到印證。陶說“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兮辭》),黃說“看眼底浮云,花從開謝”。云的自由流動,鳥的自由往返,花的自由開謝,均不受人事的羈縛。陶說“三徑就荒”(《歸去來兮辭》),又說“荒草沒前庭”(《飲酒》),黃則說“階前生意,草不芟除”。一言“荒草”,一言“生意”,似乎是相反,其實是一回事的不同說法。這臺階前的一片蓬蓬勃勃的生機,指的雜草叢生,無人理治,也就是說的荒草沒前庭。乘閑往前尋去,就可看到石罅長滿了古苔,那潺潺的流水,灌入到陡峭的山澗中去。猶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說的:“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如此悠然自得之樂,又怎能禁持住內心的“何不歸來”的呼喚呢?陶淵明不也喊出過“田園將蕪胡不歸”嗎?何況那里還有一琴一鶴為伴侶!“薄言觀者”,薄,發語詞。告訴那些冷眼旁觀者:“子非我,安知我之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們是永遠不會理解的。“非我非魚”見《莊子·秋水》。莊子與惠施同在濠梁之上觀看魚兒從容出游之樂,惠施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答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從而發生了一場辯難。意即若非達其理者體其情,就不可能懂得游魚的樂趣。此詞用在這里,也就是嘲諷那些貪戀爵位之人不可能明白這一層道理,同時又表現了作者“從此逝”的堅定信念。
下片轉入村居后的日常生活,也是襲用陶詩飲酒的題材。不同的是交往對象相異。陶淵明《飲酒》詩中說:“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或者是:“田夫有好懷,壺漿遠見候。”黃永交游的既非故舊,亦非田夫,經常往返的是一位西鄰野叟,且能賦詩,又會寫字,文化程度不相上下,甚至外形也相似,“一樣清癯”,即消瘦而有清逸之氣。作者雖在詞中明言“相逢成二老”,真令讀者懷疑,此西鄰野叟或者就是東鄰野叟,亦即黃永本人,因為下面詞中表述的,二人連習性和脾胃都一致,包括處世態度、生活哲學,牢騷不滿也相同,不妨視作文藝作品中一分為二的化身,從中看到作者形象的影子。當然,我們不能將觀念強加給作者,還是遵循作者的設計去賞析。
這東鄰和西鄰野叟,都喜歡杯中物,坐下來后,便是“白墮三杯”,“黑甜一枕”。白墮,人名。以善釀酒著稱,后轉用作酒的別稱。三杯美酒下肚,酒熱耳紅,筋脈賁張,胸中鼓蕩著一股凜凜的浩然正氣。黑甜,酣睡。蘇軾《發廣州》詩:“三杯軟飽后,一枕黑甜余。”自注:“浙人謂飲酒為軟飽,俗謂睡為黑甜。”后來又因此稱睡夢中的境界為“黑甜鄉”。既然進入黑甜鄉,昏天黑地,胡天胡地,再也不知道外部世界和我的區分,不受到外部世界的驚擾了。“蘧蘧”:驚動貌。語出《莊子·齊物論》,說的是大家熟知的莊周夢為蝴蝶的故事,闡明物化的道理。
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這是舊時代失意士子的一種消極反抗的普遍行為,陶淵明是如此,黃永也是如此。放浪形骸,一醉方休,在當時就會引起物議,所以最后兩句說:“人笑高陽去后,又兩狂且。”高陽,地名,在今河南省杞縣,是秦末儒生酈食其的故鄉,他自稱“高陽酒徒”方才得見到漢高祖劉邦。后因以指好飲酒而狂放不羈的人。典出《史記·酈生陸賈列傳》。狂且,指行動輕狂之人。《詩·鄭風·山有扶蘇》:“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毛傳》:“狂,狂人也。且,辭也。”詞意說,他們的行為不被人們理解,反被譏笑為:從高陽酒徒去后,現在又出了兩個狂放不羈的人。
全詞最大特點在于熔鑄陶詩入詞,做到奪胎換骨,渾化無跡,比歷代那些挦撦衣衫的仿陶詩詞要高明得多了。
上一篇:《仆散汝弼·風流子》原文賞析
下一篇:《毛奇齡·風蝶令》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