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
童子穿山晚未歸, 誰收松下著殘棋?
先生醉臥落花里, 春去人間總不知。
王安石晚年寓居金陵,誦詩說佛,追求心境寧靜,因而他的詩歌創作也出現了一些以抒寫其閑適、散淡情緒的凝煉求工的絕句。這首詩就大約創作于這個時期。詩人以訪隱者所見到的情形,表現了一種悠閑、飄逸的生活情致。
“童子穿山晚未歸”中的“穿山”,為下山之意?!巴怼?,交代了“訪隱者”的時間。傍晚時還來訪隱者,從側面反映了詩人生活的閑適、散淡。這個起句較為平淡、從容,為全詩定下了基調。次句中的“誰收”是個泛指性的反詰。不只呼應了上句的童子未歸,還暗示出隱者的家中寂寥無人,為下兩句設下了懸念。這兩句明寫童子,暗寫隱者,從側面渲染了山中隱逸的閑散氣氛。
后兩句則轉而寫隱者?!跋壬敝冈娙藢ぴL的隱者。詩人來訪不見童子,只是殘棋,說明主人還在。那么主人到哪里去了?原來他是下完了棋,喝醉了酒,躺在花蔭里酣睡,連“春去人間”都沒有感覺出來?!按喝ト碎g總不知”是夸張之辭。“春”與上句的“落花”相呼應,點明隱者醉臥于暮春的落花時節。“春去人間”并非指季節的更易,而是寫到了傍晚氣溫下降了還無所感覺,并以此來渲染“先生”酣睡之濃,睡意之香。這位隱士的不知寒暖的酣睡,間接地反映了他不為世事所困擾的寧靜、飄逸、散淡的情懷。詩中還不無掩飾地透露出作者對這種“春去人間總不知”的閑適生活的羨慕和陶醉的感情。
嚴羽說:“荊公絕句最高,得意處高出蘇黃。”楊萬里也說:“五七字絕句難工,唯晚唐與介甫最工于此?!边@種評價無疑是深中肯綮的?!对L隱者》這首詩寫得意與言會,言隨意遣,通篇即興即事,信筆點染,運辭純樸,雅致精絕,頗具怡然不迫之趣。正如賀裳在《載酒園詩話》中所說:“作閑適詩,又復如此,真無所不妙。”
上一篇:《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過香積寺·唐·王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