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沉的古伽藍》原文與翻譯、賞析
馮乃超
一
樹林的幽語,嗡嗡;
暮靄的氛氤,朦朧;
遠寺的古塔,峙空;
沉潛的殘照,暗紅;
飄零的游心,哀痛;
片片的鄉愁,晚鐘。
二
消沉的情緒,蒼蒼;
天空的美麗,凄愴;
禱堂的幽寂,渺茫;
黃昏的氣息,頹唐;
萬籟的律動,衰亡;
消沉的古寺,深藏。
三
萬古的飛翔,沉淪;
夜靜的信仰,身殉;
無言的緘默,逡巡;
蒼茫的懷古,無盡;
傳奇的情熱,灰燼;
墓墳的紀念,青春。
【賞析】 這是詩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詩中表現出一種朦朧卻又讓人能明確感受到的痛苦與頹廢的情調,他通過對古伽藍寺院晚景的描寫,抒發出了一種深深的凄婉情懷。詩作對環境的描寫烘托出這種氣氛,他由樹林所發出的聲、暮靄所表現出的形、遠寺的古塔所展現的景,以及沉潛的殘照所體現出的色而引發到自己的心情上去,聲、色、形結合,表現出了一種特有的詩味。對這種種形象的描寫,為的就是表達出自己的一種心情——飄零的游心和片片的鄉愁。而在詩歌的第二節中,詩人的這種情緒則引導著他去觀察、體味周圍的景致,幽寂渺茫的禱堂,黃昏頹唐的氣息,萬籟衰亡的律動,深藏消沉的古寺。這些都是詩人情緒的一種體現,是借助于外景描寫的內心情感的抒發。第三節是這種情緒的延伸與發展。詩人由借景抒懷到直抒胸臆,以一系列帶有濃厚頹唐色彩的詞句勾勒出一幅無奈蕭瑟的畫面。整首詩彌漫著一種肅殺、沉寂的氣氛。詩的語言、意象,都給人一種沉重而朦朧的感覺,象征的情調是很濃的。整首詩的詩句中富于色彩感的語言加強了作者抒情形象的鮮明性和感情色彩的濃重性,他的詩很注意給自己的情調找到一種富于音樂美的外形。把注重視覺的新鮮與重視聽覺的美感結合在一起。這首詩不僅押韻,每節一個韻腳,而且詩行整齊,選詞用字也追求聲調和諧悅耳,努力在整齊的形式美中實現音樂美,使感傷的情調在動聽的形式中傳達出來,給人一種“催眠一般的力量”。正如朱自清所評價的“馮乃超利用鏗鏘的音節,得到催眠一般的力量,歌詠的是頹廢、陰影、夢幻、仙鄉。他詩中的色彩感是豐富的”。馮乃超的這首詩,還給人描畫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做到了“詩中有畫”,這也是該詩的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當然,這首詩中所表現出的過分頹唐傷感的情調與當時的時代所要求人們應具有的精神面貌是有一定距離的。
上一篇:《浣溪沙》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淮中晚泊犢頭》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