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原文|注釋|賞析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①,其良人出②,則必饜③酒肉而后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④。其妻告其妾曰: “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后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⑤來,吾將瞷⑥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⑦從良人之所之,徧國中⑧無與立談者⑨,卒之東郭墦間⑩,之祭者乞其馀(11);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12)。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13),今若此! ”與其妾訕(14)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15)從外來,驕其妻妾(16)。
由君子觀之(17),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18),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19)。
(《孟子注疏》)
注釋 ①“齊人”句——齊國人中有妻妾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不出家門的。處室: 住在一個家里。②良人——古代婦女對丈夫的稱呼。③饜——飽食。反——返,回家。④“其妻問”二句——他的妻子問丈夫: 同他一起吃喝的有哪些人,丈夫回答說,都是有權勢地位的人。⑤顯者——顯赫有地位的人。⑥瞷(jian)——偷看。⑦施(yi)——同迤,迂回地跟著,尾隨。⑧徧——遍。國中——城中。⑨無與立談者——沒有同丈夫站著談話的人。⑩卒之東郭墦間——最后走到東城門外的墳墓之間。墦(fan): 墳墓。(11)之祭者乞其馀——走到祭墳人面前乞討那些吃剩的酒飯。(12)饜足之道——吃飽喝足的辦法。(13)“良人者”句——丈夫,是依靠一輩子的人。(14)訕(shan)——嘲罵。(15)施施——從容不迫地。(16)驕其妻妾——在妻妾面前顯示驕橫。(17)由君子觀之——從君子的眼光看來。君子,作者自稱。(18)“則人所以”句——那末一般人所用來求取功名利祿的手段。富貴、利達: 均近義詞,富利,指富有發利; 貴達,指尊貴顯赫。(19)“其妻妾”句——他的妻妾不感到羞愧而不哭泣的人,是很少有的。幾(ji)希: 很少,希同稀。
賞析 本篇為寓言式雜文。它截取齊人的一個生活片段予以仔細刻劃,以揭露主人公的丑惡靈魂,達到諷刺的目的。
本文的突出特點是文法精妙。全篇著意揭示齊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的手段,但并不多在正面刻劃上用力,而是努力在側面描寫上下工夫,即 “良人” 的種種言行幾乎全在妻妾的眼目、答問中寫出。丈夫外出,總是飽吃酒肉回家。妻子的問話和丈夫的回答,都沒有引述原文,而由作者代行敘述,盡可能騰出筆墨寫其妻妾的狐疑: 既然“盡富貴”,但從未見有顯貴人物到家里來,這就生出矛盾。“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則是矛盾發展的必然步驟,寫出妻妾的私下議論,顯出良人在至親者心中的地位開始動搖。“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所看到的“徧國中無與立談者” ,“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馀”,“不足,又顧而之他” 的整整一個過程,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良人的偽善嘴臉。“此其為饜足之道也” 的認識象鐵釘砧板一般地釘在妻子的心上。這對于“所仰望而終身” 的妻妾來說,是何等沉重的一擊! 難怪她們發出“良人者,……今若此!”的訕罵,難怪她們要“相泣于中庭! ”愈是描繪妻妾的羞愧、怨恨,愈見其良人人格的猥瑣、卑下。而此時良人適好“施施從外來”,又“驕其妻妾”,這正面描寫的一筆與前文的側面描寫形成鮮明對比,強烈反差,神奇般地完成了這一偽善丑陋靈魂的深刻揭示。一方面是愧恨交加,泣罵不已,一方面則是洋洋自得,驕橫十足,嘲諷的意味深蘊其中。這樣,末尾的點睛之筆就水到渠成。“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是由具體情節的含蘊抽象而出的一般結論。作者落筆在齊人昏夜乞食墦間、白晝驕其妻妾的生活細節之上,鋒芒則已指向了一切在權貴面前搖尾乞憐而在百姓面前則跋扈專橫的貪官污吏,逼真地寫出了初期封建社會的官場內幕。魯迅先生《漢文學史綱要》特地提及這一雜文片段,稱贊孟子“生當周季,漸有繁辭,而敘述則時特精妙”。這種間接敘寫,強烈對照、據實而斷的寫法,開創了唐宋以后雜文寫法的先河。南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四曾論孟子的散文說: “其文法極可觀,如齊人乞墦一段尤妙,唐人雜說之類,蓋仿于此。”
上一篇:江盈科《鼠技虎名》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胡愈之《X市的狗》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