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弓藏》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四十一《越王句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上令武士縛信,載后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陽,赦信罪,以為淮陰侯。”
【釋義】歷代帝王大多事成后殺功臣,因此“飛鳥盡,良弓藏”反映了上層統治者矛盾斗爭的現象。
【例句】①良弓不早藏,未央,法場,險似壇臺上。(薛昂夫[中呂·朝天曲])作者嘆惜韓信不能及早功成身退,以致為呂后所殺。②沛公,大風,也得文章用,卻教猛士嘆良弓。(薛昂夫[中呂·朝天曲])作者指責劉邦殺功臣,卻又在《大風歌》中嘆息沒有猛士守四方。
上一篇:元曲典故《老萊戲采》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良謀子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