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絕句》原文與翻譯、賞析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詩大意】 活著時應當作人中的豪杰,死去后也要當鬼中的英雄。直到今天人們還在懷念著項羽,因為他戰敗后寧死也不愿回到江東。
【賞析】 這是一首詠古諷今兼述志的詩篇。借歌頌項羽的英雄氣概來諷刺南宋王朝妥協求全的丑態,并表達個人高超的人格。秦亡后,項羽與劉邦爭雄,最后在垓下一戰中被劉邦打敗,逃至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暫避江東,俟機卷土重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 為理由自刎而死。關于項羽的這一行動,有一種看法,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項羽應從大局著眼,忍辱負重,等待時機。不應一死了之。杜牧的《題烏江亭》表達的就是這種意思: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崩钋逭者@首詩主要不在說明項羽烏江自刎的是非得失,而是寫出他的這一行動中所包含的壯烈的英雄氣概,用這一點來同詩人當時以宋高宗趙構為首的妥協投降派相對比,并正面提出了一個人應當具有什么樣的生死觀的問題。
首二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既是對項羽這個失敗的英雄的表述,也是女詩人的自我要求,這是她所認為的人生最高的價值標準?!肮硇邸币辉~,出自 《楚辭·九歌·國殤》,其作全篇描寫的是為國英勇獻身的戰士,歌頌他們在戰爭中的崇高品質和堅強斗志。女詩人以“人杰”、“鬼雄” 來稱許項羽,表明她有超世俗的眼光,不以成敗論英雄,同時也是借詠贊歷史人物來表現她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宋人寫詩往往愛發議論,有的失之枯淡。但這二句卻超出了一般議論,而是一種抒懷,并達到表現一種哲理性的世界觀的高度。因而讀來只令人感到精神振奮,而不覺其枯索寡味。緊接著三、四句舉出項羽來作為上述高尚品格的活生生的例子,表明女詩人對古代英雄人物無比頌揚之情,也使得她首二句的論斷具有了生動的內涵。與李清照同時的另一女詩人朱淑真在《詠史》中也寫了《項羽》 二首,把項羽的失敗完全歸之于天命,實在有些迂腐。李清照之作與此相對照,更可看出這首 《夏日絕句》 的難能可貴。
這首詩的風格同她的詞作大不相同,顯得雄放道勁。清人陳衍曾評此詩說: “雄渾悲壯,雖起杜、韓為之,無以過也?!?( 《宋詩精華錄》)
上一篇:《墓旁——從聞一多墓旁哀悼歸來》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夜雨寄北》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