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廣西壯族自治區·七星山·七星巖(棲霞洞)》古詩詞賞析大全
七星山,位于桂林市漓江之東,七峰排列,盤據南北數里,形似北斗,因而得名。其北四峰像斗魁,叫普陀山,南三峰像斗柄,叫月牙山。七星山景點很多,其中著名的有元風洞、七星巖、月牙巖、龍隱洞、龍隱巖、花橋等。其中七星巖,又名棲霞洞、碧虛巖,在普陀山西側山腰,原是一段地下河道,后地下河上升露出地面,成為現在的巖洞,至今已有100萬年以上的歷史,巖內鐘乳凝結,玉雪晶瑩,雄偉深邃,酷似一條串珠似的地下畫廊,為桂林有名的游覽勝地。
北斗懸列宿,南天標七峰。
峰峰有異態,朵朵青芙蓉。
天風吹欲活,白日照逾濃。
我欲據嶺上, 手探瑤樞蹤。
[詩名] 游七星山 (全詩16句)
[作者] 黃柬昀,字晴初,號南溪,靈川(今廣西靈川)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舉人。他于詩、古文均有造詣,曾與臨桂詩人冷昭等結詩社于桂林隱山。
[注釋] ●北斗二句:指七星山有七個山峰,形似天上的北斗星宿。桂林位于南方,故稱南天標七峰。●青芙蓉:象青色的荷花,比喻山峰。●逾:同愈,更、益的意思。●瑤樞:瑤,即瑤光,北斗第七星;樞,即天樞,為北斗第一星,這里概指北斗七星。
直路幽陰仄路明,玉為墻壁雪為城。
殷勤報有詩翁到,萬一仙人肯出迎。
[詩名] 棲霞洞
[作者] 劉克莊,嘉定十四年(1221年)詩人來桂任經略安撫使司準備差遣(文官名),在桂期間,遍游桂林山水,并題詩紀游。
[注釋] ●棲霞洞:即七星巖地下溶洞。●直句:直路,正路,即七星巖的主要通道。仄路,指通冷水巖的路線。直路彎曲而長,古人認為走不到底。仄路較短,古人游七星巖多取此道。●玉為句:在名為“白玉長廊”的景點處,有一條弧形的狹長走廊,廊壁很像城墻,長數十米,右壁與廊頂由純凈石灰巖構成,潔白晶瑩。●仙人:舊傳七星巖內有仙人日華、月華居住。今七星巖石刻尚可見到唐人鄭冠卿在此遇見仙人日華、月華的傳說。
早飯行春桂水東,野花榕葉露重重。
七星巖窟篝燈入,百轉縈回路徑通。
石溜滴余成物象,古潭深處有蛟龍。
卻歸為恐衣沾濕,洞口云深日正中。
[詩名] 游七星巖
[作者] 解縉
[注釋] ●篝燈:把燈放在籠中,俗名燈籠。篝,籠。舊時游七星巖,導游者均提燈籠、火把在前面引路。●石溜句:石溜,石間有水;全句意為:水從巖石中滴溜下來,其中的沉淀物便凝結成各種物體形象。可見作者是用科學道理解釋石鐘乳的成因的。●古潭句:七星巖中有龍潭,傳說潭中蟄有蛟龍。現仍有“雙獅守龍潭”景點。●卻歸:歸去。●洞口句: 寫作者游畢七星巖出洞所見,太陽當空而照。
南國秋光過二,賓鴻未帶初寒。
洞中駝褐已嫌單,洞口猶須揮扇。
夕照千峰互見,晴空萬象都還。
羨它漁艇系澄灣,欹枕玻璃一片。
[詞名] 西江月·棲霞洞
[作者] 梁安世,字次張,南宋括蒼(今浙江麗水)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淳熙中任廣南西路轉運使。
[注釋] ●秋光過二:作者游七星巖時正值重九日,秋季已過了2個月。●賓鴻:鴻,大雁。大雁春天北飛,秋天南來,像作客一樣,故稱賓鴻。這句意為候鳥雖已南來,但未帶來寒意,示天氣尚未轉涼。●駝褐:駝毛短衣。七星巖內溫度常年保持在攝氏20度左右。游人入洞后穿上駝毛短衣,仍感到單薄。●夕照、晴空二句:寫出洞后眺望夕陽映照下的群山、碧空、漁舟和漓江秀麗的景色。●欹 (qi,戚)枕句:用玻璃一片喻漓江碧水一泓。欹枕,斜枕。
四山轉如環,一洞鑿其空。
跳出山外山,冞入洞中洞。
日月所不到,操炬以動眾。
照見諸變相,鬼神恣摶弄。
迤邐三里余,人語聚一甕。
徑絕通風云,出險如出夢。
但覺精魂搖,不惜腰腳痛。
老樹掛斜陽,前溪一僧送。
[詩名] 游七星山棲霞洞
[作者] 舒位,字立人,號鐵云,清代直隸大興 (今屬北京市)人。乾隆舉人。其詩擅長歌行。
[注釋] ●冞 (mi彌)入句:說游七星巖是冒進洞中之洞。冞,冒進的意思。《詩·商頌·殷武》:“冞入其阻”。●日月二句:說洞中日月之光都照不到,進洞時要舉著火炬,很多人一齊進入。●照見二句: 說舉火炬入洞可照見許多奇幻多姿的 “變相”物體,指形狀奇異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幔等,這些奇形怪狀的石結構,好像是鬼神恣意摶弄成的。●迤邐二句:說巖洞連綿3里多長,人在洞中說話像是在甕中一樣。●徑絕二句:寫出洞后的感受,洞中之路走完以后,洞口就通風云了;走出險徑就好像夢醒了一樣。●精魂搖:寫洞中的所見使自己驚心動魄。
我愛棲霞洞,溪流玉帶環。
江云千里日,蘿月七星山。
石乳懸香雪,仙床擁翠鬟。
探奇峰萬矗,直到九疑彎。
[詩名] 棲霞洞
[作者] 朱鳳森,一名奕森,字韞山,清代廣西桂林人,嘉慶進士,官開封通判。
[注釋] ●溪流句:寫從七星山上俯瞰,棲霞洞被溪流環繞。●蘿月句:描摹七星山南三峰月牙山。●石乳句:說洞中的鐘乳石,像高懸倒掛的瓊枝玉花 (即香雪)。●仙床句:形容洞中有些巖石簡直像仙床上臥著仙女 (即翠鬟)。兩句都是寫棲霞洞的仙氣神態。●直到句:說歷盡 “萬矗”連綿的峰巒,情趣尚不滿足,竟要一直到虞帝南巡到達的九嶷山去尋幽。反襯棲霞洞的神奇。
上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黃鶴樓》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湖北省·三游洞》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