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旁——從聞一多墓旁哀悼歸來》原文與翻譯、賞析
唐祈
你哭泣過一個烈士的
死亡,隔五天
我夢一樣兀立在你底墓旁。
世界很大,這兩座墓
更大,肅穆里:
上升著全國人民憤怒的呼吸。
你墓旁沒有人流下淚
感傷,為什么
誰都覺得這濃霧的晨光前
沉重地布滿了希望……
你生前的親屬、朋友
和崇拜的人群,都深深承受你底
熱力和光,縱使你再也感不到:
你本身已是照射別人的太陽。
【賞析】 唐祈的詩里常常回蕩著關心國家命運和人民疾苦的呼聲。他認為詩是現實生活的反映,這個現實生活既包括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重大題材,也包括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想感情的大小波瀾。本首詩作于1946年7月20日,即在國民黨特務暗殺聞一多先生后的第五天。詩人描述了自己在聞一多墓旁的所思所想,表達了一種對自由、民主的渴望和對專制黑暗的痛恨心情。
民主斗士李公樸、聞一多的相繼被害,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詩的第一節表達了詩人對兩位烈士——李公樸、聞一多相繼被害的憤怒和哀悼的心情。這種悲憤之情是表現在一種平靜的語氣中的,但讀起來卻讓人心動。“夢一樣兀立”的我,聞一多的死是事實,而我卻不相信這是事實,仿佛經歷的是一場夢,一句平靜的語言將詩人對烈士被害的哀痛和對國民黨特務憤恨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詩的第二節緊接著表達出作者的一種感受,在他的感覺中,世界都仿佛被這兩座墓所充塞,世界都在為他們的死而震驚、悲痛,整個世界都充溢著一種肅穆的感情。在這肅穆之中,詩人仿佛聽到了全國人民憤怒的呼吸。詩人描繪了人們在聞一多墓前的悲憤,但這種悲憤中更多地充滿了一種力量與無聲的抗議。人們已不再流淚,他們已懂得了要如何表達他們的悲憤。詩人用了一個問句加強了這種感情的表達;“感傷,為什么”,而人們也意識到這種由聞一多、李公樸點燃的民主之火,要達到燎原之勢必將經受無數的艱險。詩的最后一節表達了一種希望、贊頌之情和激昂的情緒。詩人把聞一多比作照射別人的太陽,既是一種贊美,也是一種熱切的希望。同時也表達出詩人自己的一種感受。在這詩句中,詩人看到了烈士的影響力量和人們的激憤心情,同時也看到了中國的希望。在這首詩中,詩人所主要表達的是一種“力量”,一種“希望”,而由烈士所引起的哀與痛都成了這種感情的“副產品”。人們也能從這首詩中體味到詩人的悲痛心情,但這種心情是包裹在一種強烈的憤怒與激昂的戰斗情緒之中的。詩中,作者的感情得到了宣泄,而這種宣泄帶有極強的感染力,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一種情緒的波動。整首詩有著一種內在的韻律和節奏,這種韻律和節奏加強了詩歌感情的表達。
上一篇:《地鐵車站》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夏日絕句》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