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采蘼蕪》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漢]無名氏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此篇見于《玉臺新詠》,原題作《古詩》,郭茂倩《樂府詩集》未收, 《太平御覽》引作《古樂府》,其作者為無名氏。
這是一首敘事詩。詩中寫了一對離異后的夫婦一次邂逅相遇,通過他們的對話,反映了封建時代的婚姻悲劇,揭露了封建禮法制度的罪惡。
詩開頭三句,以第三人稱敘述,先從女主人公寫起,寫她上山采摘蘼蕪歸來途中和故夫相遇。“蘼蕪”亦名江離,是一種香草,五、六月間采集葉子,風干后可做香料佩在身上。古人喜以香草美人喻道高德美之人,屈原也曾用“扈江離與辟芷”象征自己的高潔。此處的蘼蕪,是否也暗喻著女主人公的美德?有如此美德之女子,才能佩帶如此芬芳之江離。 “長跪問故夫”以下轉入第一人稱的對話。女主人公見到拋棄自己的“故夫”,不是以怨怒相見,而仍是關心故夫新婚后的生活。詢問故夫“新婚的夫人怎么樣?”下面四句是男主人公的答辭。他將“新人”和“故人”從容貌和勞動兩方面進行了比較。“姝”,美好。“顏色”指容貌。“手爪”,手指,這里指婦工而言,包括紡織一類的勞動。因為女子婦工如何,手指有著標志的意義。這里雖然是男主人公在作“新” “故”的比較,但從其話語中流露出對“故人”的眷戀是很明顯的。“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是女主人公的話。作為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女子,在聽到丈夫訴說“新不如故”的話,她那時的感情是十分復雜的。她一方面覺得自己有說不盡的委屈和悲傷;另方面對故夫的話又有疑慮。她憶起當初被棄的情景,怨和愛,悲和恨,百感交集,似大海的波濤。但在這里她沒有對丈夫的怨恨,沒有指責,只有對往事痛苦的回憶。她的回憶再次喚醒了故夫的良知,刺痛了他負疚的心靈。于是他進一步表白自己戀舊的情感,陳訴對新婚的不滿。而這些則是通過他將“故人”和“新人”的再次比較而體現的。“縑”是一種黃絹,價格較便宜。“素”是白絹,價值較貴。“一匹”為四丈。男主人公經過對織縑、織素的比較,再次得出“新不如故”的結論。
縱觀全詩,女主人公對故夫是又怨又愛,而愛多于怨的。故夫對舊婦也同樣有著深深的戀舊以及對往事的沉痛追悔。由此可知,他們的分離,絕不象《詩·氓》那樣,女子色衰,男子薄情而變心。究竟什么原因,詩中沒有提及。可能如褚斌杰先生所說:“大約造成這一悲劇的主要原因不在故夫,或者竟如《孔雀東南飛》所反映的那樣,是由于家長的迫害。”(見《中國文學史綱要》第一冊)這種看法不無道理。
《后漢書》八四《曹世叔妻傳·女誡婦行》篇說:“女有四行; 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 四曰婦功。”詩中寫女主人公采蘼蕪以佩,暗喻其婦德的高潔;她與故夫的對話,怨而不怒,哀而不傷,顯其雍容敦厚; “故人姝”言其容貌端秀;紡織技藝高超,顯示出婦工的出眾。這樣一個完全符合封建道德規范的和故夫戀情不斷的女子,卻無辜而被休棄,不能不引起讀者對封建社會及封建婚姻制度的強烈憤慨,無限同情慘遭休棄的女主人公,領略到詩中所揭示的巨大的悲劇意義。也可見作者奇妙的構思匠心所在。
善于選材是此詩顯著的藝術特色。古詩中一些描寫棄婦的敘事詩,如《氓》、 《孔雀東南氣》等,它們都詳細地鋪述描寫了女主人公被棄的經過,用長篇巨幅完整地再現了悲劇的全過程。而在這首詩中,作者匠心獨運,僅選取了夫妻離異后邂逅相逢的一個場面。這個場面是極簡單極普通的,它沒有人物活動的描述,沒有細致的心理刻畫,沒有冗長的敘述和議論。但它卻以小見大,以偏帶全,再現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鮮明的藝術形象,再現了這一悲劇的全過程。使短小的篇幅,容納了極大的容量,顯示出作者敘事的高度技巧。
上一篇:李季蘭《三峽流泉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