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蘇幕遮》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①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 ①黯(an):心情憂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旅思(si,讀去聲):客中情思。與上文“鄉魂”為互文,一意兩筆。
【譯文】 白云悠悠,長空萬里湛碧;落葉飄飄,大地一片澄黃。明艷的秋色吻向那浩淼的秋江,江上裊裊寒煙染上了綠水的波光。綠水連著碧天,遠山映照著斜陽,芳草萋萋更伸向斜陽外的遠方。客愁鄉思纏繞不放,怎教人不黯然神傷。多少個不眠之夜啊,難得有幾回好夢還鄉。不要獨倚高樓,明月皎皎而故鄉渺茫。不要酒澆愁腸,一點點,一滴滴,都化作了思鄉的清淚千行。
【集評】 清·彭孫遹:“范希文《蘇幕遮》一調,前段多入麗語,后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金粟詞話》)
清·黃蘇:“按文正一生并非懷土之士,所為鄉魂旅思以及愁腸思淚等語,似沾沾作兒女想,何也?觀前闋可以想其寄托。開首四句,不過借秋色蒼茫以隱抒其憂國之意。‘山映斜陽’三句,隱隱見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為得意之象。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第二闋因心之憂愁,不自聊賴,始動其鄉魂旅思。而夢不安枕,酒皆化淚矣,其實憂愁非為思家也。文正當宋仁宗之時,敭歷中外,身肩一國之安危。雖其時不無小人,究系隆盛之日。而文正乃憂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矣。”(《蓼園詞選》)
【總案】 此思鄉懷遠之作,寥園寄托之說,失之穿鑿。上片寫秋景,一無蕭瑟寂寥之氣,但見色澤濃麗,境界闊遠,此以樂寫哀之法。“山映”三句景愈轉愈遠,情愈轉愈深,由眼前芳草天涯,悄悄透出縷縷秋思。上下片過渡自然,情韻含蓄。下片承“芳草無情”轉入抒情。鄉魂旅思,點題。以下月夜難寐、獨倚高樓、舉杯銷愁三層渲染,尤以結拍二句絕妙。李白“舉杯消愁愁更愁”,以流暢明快見長,而范詞則以曲意柔婉取勝。
上一篇:范成大《秦樓月》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梅堯臣《蘇幕遮》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