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吏民為馮氏兄弟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漢]民歌
大馮君,小馮君,兄弟繼踵相因循,聰明賢知惠吏民,政如魯衛德化鈞,周公康叔猶二君。
此歌最早見于《漢書·馮奉世傳》, 《樂府詩集》收在《雜歌謠辭》中,題為《上郡歌》。
大馮君、小馮君指漢成帝時相繼擔任過上郡太守的馮野王、馮立兄弟二人。他二人的父親馮奉世是漢代名將,軍功僅次于趙充國。他的姐姐馮媛為漢元帝的昭儀。在重用外戚成為風氣的漢代,他們兄弟卻不曾以女寵貴幸,馮野王先后失去了為三公的兩次機會,甚至連九卿之數的大鴻臚也保不住,被放到邊塞上郡任太守。什么原因呢?史書語焉不詳,不過也可從中看出一些消息:馮野王為人“剛毅堅固,確然亡欲”,為政嚴猛,治行、聲望都很高。這樣的人當然會被皇家及已握重權的外戚如王鳳等所忌憚。但正因為他們不憑女寵又有清譽,所以受到下層吏民的擁護。這首歌其實正反映了下層吏民對當時朝廷所任非人大搞裙帶風的不滿。
這首歌大約是下層小官吏的作品。這些人有一定的政治經驗和文化知識,所以頗能以古喻今,用典很恰切。“政如魯衛”、“周公康叔”之比,用來說兄弟二人的美政是很得體的。它既符合馮野王、馮立二人的關系,又隱約地反映了作者的希望;希望國家能有這樣的具有“聰明賢知”的人來管理,以惠吏民百姓。
另外,本詩的語言形式也是很值得注意的。我國七言詩的發展也有一個漫長的過程。騷體雖不乏七言句,但中間加一個“兮”字,其實是兩個三字句相接。漢代一些歌謠中陸續出現一些七言句,如《平城歌》中有:“平城之下亦誠苦”。《李夫人歌》中有: “偏何姍姍其來遲”,《匈奴歌》中有: “令我婦女無顏色”等等。但大抵只有一兩句,形不成體式。這首歌,除了開頭兩個三字句領起之外,儼然就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所以它在我國詩歌發展史上是應該有一定地位的。
上一篇:《上邪》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東光》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