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水調歌頭》·葛長庚
葛長庚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云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云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凄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此詞是南宋著名道家葛長庚表現羈旅行役苦況、抒發摯友間的深厚情誼之什,讀來很有人情味。“江上春山遠,山下暮云長。”為寫景對偶句,工整而流暢,繪出了一幅由遠而近、層次分明的春暮山川圖。“時見雙燕語風檣”,化用杜甫《發潭州》 “檣燕語留人”句意,特別顯得深婉含蓄。下面“滿目”三句進一步寫作者即遠行人獨坐艙中之所見、所想、所行。上片最后兩句“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表明他想到空中雁群飛到衡山首峰回燕峰猶能折回,而自己這次遠行還要繞過衡山繼續南下,去到那煙樹茫茫的極遠極遠的地方,真乃人不如鳥啊!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這是下片換頭處的三句,其意象暗示,作為遠行人的作者早已舍舟登岸,而換乘馬匹行進。接下去兩句是: “浮云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他騎馬遠去似“浮云”,似“飛絮”,一路上除“一身將影”之外,更無伴隨者,多么凄苦。緊接著“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凄涼”三句還承接上意推想開去。最后,以“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二句作結。如此結語內蘊是豐富而深沉的,但又未明白說出,能促人咀味。
上一篇:辛棄疾《水調歌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方岳《水調歌頭》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