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禎卿
【作者介紹】
徐禎卿(1479—1511),一字昌穀,一字昌國,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授大理左寺副。因失囚,貶國子博士。王守仁《徐昌國墓志》:“始舉進士,為大理評事,不能其職,于是以親老求改便地為養,當事者目為好異抑之,已而降為五經博士。”文徵明《祭徐昌穀文》亦云:“用失其才,遂為物忤。太學之遷,實行其私。”則他的貶職,還有人事上的關系。他在《答顧郎中華玉》中云:“昔居長安西,今居長安北。蓬門臥病秋潦繁,十日不出生荊棘。牽泥匍匐入學宮,馬瘦翻愁足無力。慵疏頗被諸生譏,虛名何用時人識。京師賣文賤于土,饑腸不救齏鹽食。”其處境之窘迫于此可見。
他是前七子之一,又與唐寅、祝允明、文徵明號稱吳中四才子,民間傳說中所謂唐、祝、文、周(文彬),周實無其人,當是指禎卿。
他生年僅三十三(《明史》作二十三,誤),仕歷簡單,交游不多,而才情氣格,卻在三人之上,《明史》稱為“吳中詩人之冠”。他的詩,早年追摹六朝,間學晚唐,其《文章煙月》的“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處處花”,曾頗為人傳誦,但格不高。后與李夢陽等相交,改學漢魏盛唐,詩風與前期不同,從他的樂府中可以看到,如《猛虎行》、《鷂雀行》等。總的成就還得推近體詩。五律常不重對偶,后人以為學孟浩然。七絕風神俊逸,時見慧心。除詩文集《迪功集》外,又著有《談藝錄》,全文不多,卻是明人詩話中有影響的一部,王士禛論詩絕句即有“天馬行空脫羈靮,更憐《談藝》是我師”語。
上一篇:《歲杪放歌》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快哉行》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