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經《能言鸚鵡》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上蔡先生云1:“透得名利關2,方是小歇處3。今之士大夫何足道,真能言之鸚鵝也4。”朱文公曰5:“今時秀才,教他說廉,直是會說廉6,教他說義,直是會說義;及到做來,只是不廉不義。”此即能言鸚鵡也。夫下以言語為學7,上以言語為治8,世道之所以日降也9。而或者見能言之鸚鵝,乃指為鳳凰、鸞鷟10,惟恐其不在靈囿間11,不亦異乎12?
【注釋】 1上蔡先生:指謝良佐(1050—1103),字顯道,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理學家程頤的高足弟子。 2透得:通過。 3小歇處:起碼處。 4能言鸚鵡:《禮記·曲禮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謝氏語本此,意謂士大夫只是空談性命道德,而骨子里卻是競名逐利。引文見《上蔡語錄》卷下。 5朱文公:即朱熹,卒謚“文”,故稱。 6直:僅僅。 7下:指士大夫。以言語為學:學習怎樣把為名為利說得好聽。 8上:指統治階級。以言語為治:研究怎樣把剝削壓迫說得有理。 9日降:一天天地淪喪。10鸑鷟(yue zhuo月啄):鳳凰的別名。 11靈囿:帝王豢養珍禽異獸的苑囿。
【今譯】 上蔡先生說:“通過名利的關口,才是做人的起碼處。現在讀書做官的人怎值得稱道呢,真是會說話的鸚鵡呀。”朱文公說:“現在的秀才,教他說廉,僅僅會說廉,教他說義,僅僅會說義;等到做出來,只是不廉不義。”這就是會說話的鸚鵡。下面的讀書人只是在學習怎樣把為名為利說得好聽,上面的統治者只是在研究怎樣把剝削壓迫說得有理,這就是世道之所以一天天地論喪的原因。而有的人見到會說話的鸚鵡,卻指著說是鳳凰,只怕其不在帝王的苑囿里,難道不是很奇怪的嗎?
【總案】 本文作者引用謝、朱兩理學家的話,辛辣地譏諷了當時一般士大夫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虛偽腐敗風氣,形象鮮明,發人深省。文章又推開一層,以“下以言語為學”,帶出“上以言語為治”,并由此而推斷出這二者是“世道之所以日降”的原因。這樣寫來,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皮里春秋,暗里點明士大夫之所以成為能言鸚鵡,其源蓋來自統治當局,可謂一針見血,切中時弊。可見布局之巧妙和用心之良苦。
上一篇:司馬光《肥水之戰》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歐陽炯《花間集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