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騎集》序
秦觀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自幼敏悟,少豪俊慷慨,好學兵法。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元祐初,因蘇軾推薦,為太學博士,后兼國史院編修官。紹圣初,章惇當權,被斥為“元祐黨人”,出為杭州通判,繼貶郴州、橫州、雷州。徽宗立,放回,死于途中。他以文學受知于蘇軾,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并稱為“蘇門四學士”。文章長于議論,詞為北宋一大家,多寫男女情愛。有《淮海集》。
《精騎集》序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
不勤。
比數年來,頗發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然有勤苦之勞,而常廢于善忘。
嗟夫!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云:“我精騎三千,足敵君羸卒數萬。”心善其說,因取“經”“傳”“子”“史”事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
噫!少而不勤,無如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說明
本文是秦觀為其所編《精騎集》一書作的序。作者首先追敘了年輕時自以為記憶力強而疏于學習的往事。然后再寫現在雖發憤讀書卻又因記憶力衰退而善忘的情況。字里行間頗有追悔莫及之意。其經驗教訓對后人,尤其是青年人當有十分積極的借鑒意義。
上一篇:文天祥散文《《指南錄》后序》原文賞析
下一篇:李清照散文《《金石錄》后序》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