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炯《花間集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巧1;裁花剪葉,奪春艷以爭鮮。是以唱云謠則金母詞清2,挹霞醴則穆王心醉3。名高白雪4,聲聲而自合鸞歌5;響遏青云,字字而偏諧鳳律6。楊柳大堤之句7,樂府相傳;芙蓉曲渚之篇8,豪家自制。莫不爭高門下,三千玳瑁之簪9;競富樽前,數十珊瑚之樹10。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11;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12。不無清絕之辭,用助嬌嬈之態。
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倡風13。何止言之不文,所謂秀而不實14。有唐已降,率土之濱,家家之香徑春風,寧尋越艷;處處之紅樓夜月,自鎖嫦娥15。在明皇朝16,則有李太白之應制清平樂詞四首,近代溫飛卿復有《金荃集》。邇來作者,無愧前人。
今衛尉少卿字弘基,以拾翠洲邊,自得羽毛之異。織綃泉底,獨珠機杼之功17。廣會眾賓,時延佳論18。因集近來詩客曲子詞五百首19,分十卷。以炯粗預知音,辱請命題,仍為敘引。昔郢人有歌陽春者,號為絕唱,乃命之為《花間集》。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20;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21。
時大蜀廣政三年夏四月日敘22。
【注釋】 1鏤(lou漏):雕刻。化工:造化之工。迥:遠,引申為更加。 2云謠:即《白云謠》,古歌謠名。相傳周穆王西游,飲宴于瑤池,席間西王母唱道“白云在天,近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復能來”。金母:即西王母,古代以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東南中西北)相配,以木配東,以西配金,西王母位于西方,因稱為“金母”。3挹(yi邑):舀、汲取。《詩經·大東》“維白有斗,不可以挹酒漿。”霞醴(li里):仙家的酒。 4白雪:即陽春白雪,戰國時期楚國的高雅歌曲,宋玉回答楚王問時說:“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5鸞歌:美妙悅耳的音樂。 6鳳律:音樂的曲調類型,《漢書·律歷志》“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以雄鳴為六,雌鳴亦六,比黃鐘之宮,而皆可生之,是為律本。” 7楊柳大堤:都是古樂府曲調名,即《折楊柳》、《大堤曲》。 8芙蓉曲渚:古詩中的名篇。芙蓉,指《古詩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一篇;曲渚,指梁何遜《送韋司馬別》“送別臨江渚”一篇。9玳瑁(dai mao代帽):海中動物,形似龜,背面角質板光滑,有褐色和淡黃色相間的花紋,角質板可以制鈕扣,或裝飾品。簪:古人用來插定發髻的長針,后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據《史記·春申君傳》載,春申君(名黃歇)任楚相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互相“傾奪輔國持權”。一次平原君使人去見春申君,使者欲耀富,便在刀劍上簪玳瑁,室內飾以珠寶,然后請春申客作客。春申君讓自己的三千多食客去見趙使者,其中上等食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令趙使自愧弗如。“三千玳瑁之簪”即本此。 10珊瑚:一種腔腸動物“珊瑚蟲”所分泌的石灰質骨骼,形狀象樹枝,通常所見多為紅色,古代多作珍貴的裝飾及玩賞的寶物。據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門》載:晉代石崇與王愷斗富,呈次王愷將晉武帝賜給他的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拿出來炫耀,石崇看,一揮手便用鐵如意將它擊碎,王愷以為石嫉妒自己的寶物,聲色俱厲地質問。石崇卻讓仆人搬出高三、四尺的珊瑚六、七株,且都“條干絕世,光彩溢目”,至于與王愷拿出的二尺高的珊瑚更不計其數。王愷對此,“惘然自失”。“競富樽前,數十珊瑚之樹”,即用這一典故。 11綺(qi起):有花紋的絲織品。筵:竹席,古人席地而坐,用筵作坐具,所以坐位也叫筵。繡幌:彩繡帷幔,代指華麗的閨房。花箋:精致華美的箋紙,徐陵《玉臺新詠序》:“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文抽麗錦:即詩文寫得錦緞般的美麗。 12香檀:用檀木制成的拍板。按:即依節拍敲擊。 13宮體:即宮體詩,以描寫宮庭婦女生活為主要內容的艷情詩,風行于南朝梁陳之際,《梁書·簡文帝本紀》稱:“傷于輕靡,當時號日宮體。”北里:唐代長安平康里,因在城北,亦稱“北里”,其地為妓院所在,因即用為妓院的代稱。娼風:歌妓們演唱的風習。14言之不文:語出《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文,文采。秀而不實:語出《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15已降:已下,已來。率土之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越艷:原指越國美女西施,此地泛指一般美女。嫦娥:神話中后羿之妻,因偷食不死之藥,遂奔月宮。故事見《淮南子·覽冥訓》與高誘注。 16明皇:指唐玄宗。 17衛尉少卿:武官名,宮庭門衛官,唐制,設衛尉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四品。弘基:《花間集》編者趙崇祚的字。曾任后蜀孟昶衛尉少卿。拾翠:拾掇翠綠的羽毛。此地指收集當時的詞作。銷(xiao消):薄紗,薄綢。這里織綃借來說明精心編選這部詞集。機杼:機,織布機;杼,牽引緯線的梭子。獨殊機杼,編寫或創作詩文有自己獨特的眼光,自出新意。 18延:引用。 19詩客曲子詞:文人創作的歌詞。 20辱請:自謙之語。郢人:郢本為楚國都城,因有歌者在此唱過陽春白雪。西園英哲:指游園的名公巨卿、詩人墨客。西園,漢上林苑的別稱。《文選》張衡量《東京賦》:“歲維仲冬,大閱西園。”漢末曹操在鄴都亦建西園,曹丕《芙蓉池作詩》“乘輦夜行游,逍遙涉西園”。羽蓋:古時用鳥羽裝飾的車蓋。《文選》張衡《東京賦》:“羽蓋威蕤”,薛綜注:“羽蓋。以翠羽覆車蓋也。” 21嬋娟:美麗的女子。蓮舟之引:指《采蓮曲》,引,曲子。 22廣政,后蜀孟昶的年號。廣政三年即公元940年。
【今譯】 雕刻美玉,摹仿自然造化而更加巧妙;裁花剪葉,能超過春花的艷麗鮮美。因此,唱《白云謠》西王母吐詞清麗婉轉;周穆王暢飲仙酒心神欲醉。陽春白雪那樣高雅的樂曲,聲聲能與鸞鳳和嗚;聲音響遏行云,字字同韻律相諧。《折柳曲》、《大堤曲》中的名句,為歷代樂府傳唱;“涉江采芙蓉”、“送別臨江渚”等詩篇,都是杰出作家的創作。春秋戰國時,趙楚兩方一用玳瑁珍寶裝飾刀劍居室,一用三千食客以美玉綴履;晉代石崇與王愷酒席前競比珊瑚樹誰多誰大,這些莫不是奢侈競富,爭門第高下。還有豪華席位上的公子,彩繡帷幔遮擋的閨房中的佳人,互相傳遞一頁頁的五色花箋,寫出一首首構思巧、文詞美的詩章;舉起柔細白嫩的手指,以檀香木制的拍板依歌曲節拍敲打,那清麗絕倫的歌詞,更增加了少女俊俏嫵媚的姿色。
自從南朝綺艷的宮體詩流行,歌樓妓館演唱艷詞成風。歌詞已不止是沒有文采,而已是華而不實。自唐以來,舉國上下,家家的春天花園,都希望找到越國西施那樣的美女;處處的月夜紅樓,都企盼有月宮里嫦娥那樣的美婦。在唐玄宗時,則有李白應皇帝之命創作了優美的《清平樂》詞四首;近代溫庭筠又有《金荃集》。自那時以來的作者,都無愧于前人。
現在衛尉少卿(趙崇祚)字弘基,像在緣洲上拾掇翠綠的羽毛那樣收集新詞,如匠心獨運紡織精美的絲綢那樣精心編輯。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時常引述好的議論。因而選輯了近來文人所作的曲子五百首,分為十卷。因我與作者也算知音好友并粗知詞律,蒙他屈尊叫我題寫書名,于是作了這篇序。過去楚國郢都有唱《陽春》的人,被稱為“絕唱”,于是為這個詞集取名為《花間集》。期望游樂園苑的名人文士,借此以提高興致;南國妖嬈多姿的婦女,不必再唱往日《采蓮曲》那樣的舊歌。
此序作于后蜀廣政三年夏四月某日。
【集評】 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五十六:“歐陽炯善文章,尤工詩詞。歐陽炯著有《武信軍衙記》、《花間集序》傳世。又小詞十七章,人亦時稱道之。”
張宗橚《詞林記事》卷二:“《蓉城集》歐陽炯,即首序《花間集》者,每言愁苦之音易好,歡愉之語難工。其詞大抵婉約輕和,不欲強作愁思者也。”
陸游《花間集跋》:“唐自大中后詩家日趣淺簿,其間杰出者亦不復有前輩閎妙渾厚之作,久而自厭然梏于俗尚不能拔出,會有倚聲作詞者,本欲酒間易曉,頗擺落故態,適與六朝跌宕意氣差近。此集所載是也。故歷唐季五代,詩愈卑而倚聲者輒簡古可愛。”
【總案】 歐陽炯的《花間集序》是第一篇專門論詞的文章,在詞的理論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此序情采并茂,文詞典雅,妙語如珠,頗富藝術魅力。序言先以雕刻美玉與裁花剪葉作喻,說明藝術創作雖取法自然而又能超出自然。詞,要象西王母唱的《白云謠》那樣悠遠清麗,象周穆王飲仙酒那樣令人心醉,其高雅勝過陽春白雪,并字字句句都合韻律。這就從創作方法,內容、格調及聲律上闡明了作者詞作的審美要求。接著,序言從縱和橫的兩個方面說明花間詞形成的社會風尚和淵源。公子佳人“送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國上下,“香徑春風,寧尋越艷”的濃厚社會風習,成為花間詞人成長的溫床;宮體詩的興起,歌樓妓館演唱詞曲之風的盛行,李白溫庭筠寫宮庭后妃閨情離別,這就是花間詞的文化淵源,促成了花間詞婉麗綺靡,含蓄蘊籍的風格。后世作詞多以花間為宗,論詞多以花間為準,《花間集》也成了文人詞鼻祖。在回溯淵源時,對宮體詩,倡優演唱的歌詞“秀而不實”之風是否定的;對李白、溫庭筠以及此后的作者則加以褒揚,在一褒一貶中,表現了作者的觀點。
序言還對趙崇祚的創造性勞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他選詞“自得羽毛之異”;編輯“獨殊機杼之功”。其間,能廣泛征求意見,引述別人有益的見解,使得《花間集》內容豐富而又格調統一。他相信這些新詞會取代舊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會贏得讀者聽眾的喜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中國編輯學史上的重要文獻。
上一篇:羅大經《能言鸚鵡》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羅隱《英雄之言》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