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乞出師札》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臣自國家變故以來2,起于白屋3,從陛下于戎伍4,實懷捐軀報國、雪復仇恥之心5。幸憑社稷威靈6,前后粗立薄效7。陛下錄臣微勞8,擢自布衣9,曾未十年10,官至太尉11,品秩比三公12,恩數視二府13。又增重使名,宣撫諸路14。臣一介賤微15,寵榮起躐16,有逾涯分17。今者又蒙益臣軍馬18,使濟恢圖19。臣實何能20?誤辱神圣之知如此21,敢不晝度夜思22,以圖報稱23!
臣竊揣敵情24,所以立劉豫于河南而付之齊、秦之地25,蓋欲荼毒中原生靈26,以中國而攻中國27。粘罕因得休兵養馬28,觀釁乘隙29,包藏不淺30。臣謂不以此時稟陛下睿算妙略31,以伐其謀32,使劉豫父子隔絕33,五路叛將還歸34,兩河故地漸復35,則金賊之詭計日生,浸益難圖36。
然臣愚欲望陛下假臣歲月37,勿復拘臣淹速38,使敵莫測臣之舉措39。萬一得便可入40,則提兵直趨京、洛41,據河陽、陜府、潼關42,以號召五路叛將43。則劉豫必舍汴都而走河北44,京畿、陜右可以盡復45。至于京東諸郡46,陛下付之韓世忠、張俊47,亦可便下48。臣然后分兵浚、滑49,經略兩河50,劉豫父子斷可成擒51。如此,則金賊有破滅之理,四夷可以平定,為陛下社稷長久無窮之計,實在此舉52。
假令汝、潁、陳、蔡堅壁清野53,商於、虢略分屯要害54,進或無糧可因55,攻或難于饋運56,臣須斂兵還保上流57。賊必追襲而南58,臣俟其來59,當率諸將,或挫其銳60,或待其疲61。賊利速戰62,不得所欲63,勢必復還。臣當設伏邀其歸路64,小入則小勝,大入則大勝65,然后徐圖再舉。
設若賊見上流進兵66,并力來侵淮上67,或分兵攻犯四川,臣即長驅搗其巢穴68。賊困于奔命69,勢窮力殫70,縱今年未盡平殄71,來歲必得所欲。亦不過三、二年間,可以盡復故地。陛下還歸舊京,或進都襄陽、關中72,惟陛下所擇也73。
臣聞興師十萬,日費千金,邦內騷動七十萬家,此豈細事74?然古者命將出師75,民不再役,糧不再籍76,蓋慮周而用足也。今臣部曲遠在上流77,去朝廷數千里78,平時每有糧食不足之憂。是以去秋臣兵深入陜、洛79,而在寨卒伍有饑餓而死者80,故臣急還,不遂前功81。致使賊地陷偽忠義之人,旋被屠殺,皆臣之罪。今日惟賴陛下戒敕有司廣為儲備82,俾臣得一意靜慮83,不為兵食亂其方寸84。則謀定計審85,仰遵陛下成算86,必能濟此大事87。
異時迎還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梓宮88,奉邀天眷以歸故國89,使宗廟再安90,萬姓同歡91,陛下高枕無北顧之憂92,臣之志愿畢矣。然后乞身還田里93,此臣夙昔所自許者94。
伏惟陛下恕臣狂易95, 臣無任戰汗96。取進止97。
【注釋】 1此文又稱《乞出師札子》。紹興六年(公元1136),偽齊劉豫大舉進攻南宋,手握重兵的南宋大將劉光世怯戰退縮,幾乎斷送了南宋淮右(長江以北)地區,后又在追擊時遭受伏擊,損兵折將,本人也險些做了俘虜,因而受到朝野指責,高宗也不再信任他了。劉光世自請解除兵權,高宗就把他罷免了。岳飛則因收復了商、虢二州并在陳、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受到高宗贊賞,被提升為“太尉”(非泛稱,而為當時最高武官官階)。出于對金人和偽齊軍事斗爭的需要,高宗曾一度想把劉光世指揮的軍隊交給岳飛指揮。這一設想如果付諸實施,加上自己原有部隊,岳飛就擁有了當時南宋大部分軍隊,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的報國大志了。這一決定通知到岳飛,岳飛喜不自勝。在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三月向高宗寫了這份奏札。據《金陀粹編》載,高宗閱后親筆批示:“有臣如此,顧復何憂?進止之機,朕不中制。惟敕諸將廣布寬恩,無或輕殺。”可惜后來高宗因自己的投降傾向和擔心將領勢力太大威脅皇位而變卦,岳飛一腔熱血付諸東流。 2變故:指靖康之難。 3白屋:平民之屋。古代平民之屋不施彩,故稱。4從陛下于戎伍:指岳飛建炎初曾投趙構大元帥府從軍。 戎伍:軍隊。5雪復仇恥:即報仇雪恥。 6社稷:國家。 威靈:聲威。 7粗:粗略、大致。 效:成效、戰功。 8錄:記載、表彰。 勞:功勞。9擢:提拔。 布衣:平民。 10曾:竟然。 未十年:岳飛建炎初(公元1127年)從軍,至此(公元1136年)不到十年。 11太尉:官名。非泛稱,為當時最高武官官階。 12品秩:級別。 三公:古稱皇帝之下任行政、軍事、監察的最高官員。 13恩數:恩惠待遇。 二府:宋以中書和樞密院分掌文武二柄,稱二府。 14重:雙重。 宣撫:宣慰、安撫。 路:當時行政區劃,下轄州,地域略相當現在的省。岳飛當時實任職為“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有多重使名,宣撫二路,故稱。王曾瑜《岳飛新傳》認為這是指與當時計劃把劉光世軍合并給岳飛相應,擬把岳飛戰區擴大、提升為宣撫京西、兩河諸路宣撫使。15介:個。 16躐:同超。 17逾:越。 涯分:本分。 18蒙:承蒙,表敬語。 益:增益。益臣軍馬,指擬議中的將劉光世的部隊合并給岳飛。 19濟:渡過、完成。 恢圖:宏圖。恢,恢宏。 20實:實際。 21辱:謙詞,這樣對您是侮辱。辱一作“荷”。荷,承受。 知:智的古字。 22度:同思。 23報稱:報答您的贊許。 24竊:謙詞,私下里。 25所以:……的原因。劉豫,原為宋濟南知府,后降金。金主冊封為傀儡皇帝,國號大齊,作為宋金間緩沖力量和推行以漢人治漢人方針的工具。在位八年,因配合金兵攻宋屢遭失敗和金國方針改變,被金主廢黜而死。 齊、秦之地;山東、陜西,在此代指黃河南北偽齊區域。26荼毒:殘害。 27中國:中原,與金及其他非漢民族區域相對。28粘罕:金朝當時主要軍事首腦。 29釁:同“隙”,縫隙。 30包藏:包藏的,同“包藏禍心”。 31以:乘。 稟:同秉,持,仰仗。睿:聰睿。 算:謀略,計謀。 32伐:擊破。 33使劉豫父子隔絕:紹興六年,偽齊劉豫以攻為守,派他的兒子劉麟、劉猊等統兵進攻南宋江淮,自己坐鎮汴京。如岳飛從襄陽出兵唐州、蔡州,可以隔斷劉豫父子的聯系。34五路:指秦川五路,即秦鳳、鄜延、環慶、涇原、熙河路。 叛將:指因兵敗被迫叛變降敵的將領。 35兩河:黃河南北。 36浸:漸進。益:更加。 圖:圖謀、對付。 37愚:謙詞。假:寬容、放寬。38拘:限制。 淹速:快慢。淹,遲緩。 39舉措:舉動,即行動意圖。 40萬一:一旦。 入:攻入。 41趨:快走,此指快速進軍。京、洛:汴京、洛陽。 42搪:占據。河陽:縣名,地在今河南孟縣。陜府:即陜州,治在今河南陜縣。 43號召:傳號令召喚。 44河北:黃河以北。 45京畿:京城所轄地區。 陜右:陜州西部。 46京東諸郡:汴京以東地區。郡,古行政區劃。宋廢郡,此為泛指。 47韓世忠、張俊:皆為南宋當時主要軍事將領。 48下:攻下。 49浚:浚州,治在今河南浚縣。 滑:滑州,治在今河南滑縣。 50經略:治理籌劃,即收復。 51斷:一定。 52舉:舉動,指出師。 53假令:如果。 汝:汝州,治在今河南臨汝縣。 潁:潁州,治在今安徽阜陽縣。陳:陳州,治在今河南淮陽縣周口鎮。 蔡:蔡州,治在今河南汝南縣。堅壁清野:使壁壘堅、使野外清,即防守嚴密、無糧可囤。 54商於(wd污):地名,今陜西商南縣、河南淅川縣、內鄉縣一帶。 虢略:縣名。宋改弘農縣置,治在今河南靈寶縣西南四十里。 55因:憑借、籌集。56饋:同運。 57斂:收。 上流:上游,此指襄陽及長江中游鄂州(今武漢)一帶。這些地區相對于長江下游是上游。 58南:南來。59俟:等待。 60挫其銳:挫敗敵人的精銳,指迎擊敵人。 61待其疲:等待敵人疲勞的時機,指隱蔽奇襲。 62利速戰:利于速戰。63所欲:想要的,指速戰。 64邀:邀擊、阻截。 65入:侵犯。66設若:假如。 67淮上:指南宋淮河流域地區。 68長驅:長途挺進。 69奔命:奔走救其都城。 70殫:盡。 71殄:滅絕。72進都:將國都推進到……。 關中:地名,在今陜西省。一說東有函谷,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四關之中。一說東自函谷,西至隴關,二關之間謂關中。此指長安。 73惟:請。 74細:小。 75命:任命。 76籍:征收。 77慮:考慮。 部曲:部隊。 上流:指鄂州(今武漢武昌)。 78朝廷:指當時首都臨安(今杭州)。 79是以:’因此。去秋臣兵深入陜、洛:指紹興六年秋天岳飛收復商、虢二州時,部隊抵達伊陽(今河南嵩縣)、長水(今河南洛寧西),離陜州、洛陽已不遠。80在寨卒伍:留守在襄陽的部隊。饑餓而死,一作“饑餓散走”。 81遂:成功。不遂前功,岳飛因無糧退兵,除商州和虢州一部分,有的地方得而復失。 82戒敕:命令。 有司:官吏。 廣:多。 為:進行。83俾:使。 一心靜慮:使心一、使慮靜,即一心一意。 84方寸:指心。 85審:周密。 86成算:定見。 87濟:完成。 88異時:那時。 太上皇帝:皇帝的父親。 梓宮:皇帝的靈柩。 89天眷:皇帝的親眷。 靖康之難:金兵將包括徽、欽二宗和高宗生母韋氏在內的皇族三千多人全部擄去,僅高宗幸免于難。 90宗廟:皇帝宗室的祖廟,也可指國家。 91萬姓:天下老百姓。 92北顧之憂:對北方民族入侵的擔憂。 93乞身歸:乞求允許自己回到……。古人認為君臣如父子,故歸去需乞求允許。 田里:農田故里,指退隱。 94夙昔:往日。 自許:自己許諾。 95伏:表敬語。 惟:希望。 狂易:狂妄輕率。96無任:承受不了。 戰汗:戰栗淌汗,表敬畏。 97取進止:當時奏章習慣用語,意思是“聽候同意與否的決定”。 取:索取。
【今譯】 臣下我自從國家遭受靖康之難以后,以一個普通百姓的身份,參加皇帝您率領的軍隊,確實立下為國捐軀、報仇雪恥的決心和志向。有幸憑借國家的聲威,前前后后大致立下了些許戰功。皇帝您褒獎臣下我這微不足道的功勞,不到十年,把我從一個普通百姓提拔到太尉官階,級別和三公一樣,恩遇和二府長官等同。又增封多重使臣的官職,任命我宣慰、安撫幾路地區。臣下我是一個出身低賤卑微的人,受到的恩寵和榮耀已經超過了能有的程度。現在又承蒙增加臣下我的軍隊,受命完成收復失地的宏圖大業。臣下我實在有什么了不起的能耐?像這樣錯誤地辱沒您神圣的智慧,膽敢不晝思夜想,希望能稱職以報答您。
臣下我私下揣度敵人的意圖,金國侵略者之所以在黃河南岸建立一個傀儡偽齊劉豫,把黃河南北的地盤劃給他,大概是想殘害中原人民,用中原人打中原人。粘罕因此得以休整軍隊,窺測有利戰機,隱藏有極險惡的用心。臣下我認為如果不在這個時候仰仗皇帝您的神機妙算,粉碎他們的陰謀,出兵切斷劉豫父子的聯系,招還秦川五路被迫降敵的將領,逐漸恢復黃河南北的舊有疆城,那么金國侵略者還會有新的陰謀,發展下去就更難對付了。
臣下我希望皇帝您放寬時間要求,不再限制臣下我進軍快慢,使敵人無法發覺臣下我的行動意圖。一旦得到有利時機可以攻入敵占區,臣下我就統率軍隊直接快速進軍汴京、洛陽,占據河陽、陜州、潼關,發號令召五路被迫降敵的將領反正。這樣劉豫一定會舍棄汴京逃到黃河北岸去,汴都一帶、陜西關中可以完全收復。至于汴京以東淪陷區,皇帝您可以托付韓世忠、張俊二位,也能立刻收復。臣下我然后抽出軍隊進攻浚州、滑州,收復黃河兩岸,劉豫父子一定會成為階下囚。這樣,金國侵略者將面臨被擊敗、消滅的命運,四面邊境可以平定。為皇帝您國家長治久安以至無窮考慮,確實應該這樣進軍。
如果敵人在汝州、潁州、陳州、蔡州一帶修起堅固的壁壘、收藏好野外的糧食,在商於、虢略一帶把守住戰略要地,臣下我攻城沒有糧食可就地征集,轉運糧食又很困難,就必須退兵襄陽、鄂州,防守長江中游地區。敵人一定會向南追擊,臣下我等到追兵來了,將率領各位部將出擊,或者迎頭痛擊,或者隱蔽奇襲。敵人利于速戰,不能速戰,一定會再次退兵。臣下我將布設伏兵,截斷敵人的退路。敵人進犯的軍隊少,我們就會有小的勝利,敵人大舉進犯,我們就將有大捷。此后,再從容布置下一步行動。
假如敵人看見臣下我在長江中游地區進攻,集中軍隊進犯淮河流域,或者進攻四川,臣下我就長途挺進搗毀敵人的巢穴。敵人疲于奔救都城,局勢就無法逆轉,部隊戰斗力就會下降。即使今年不能全部消滅偽齊,明年一定能夠實現。也不過二三年時間,就能夠收復全部失地。皇帝您是回到故都,還是進一步遷都襄陽、長安,請任意選擇。
臣下我聽說派遣十萬大軍,每天就需花費千兩銀子的軍費,國內七十萬家不得安寧,這難道是一件容易做好的小事嗎?但是古代圣賢能做到任命將領率軍隊出征,不會為軍事行動向老百姓征派第二次勞役,也不會征發第二次軍糧,這是因為考慮周到而費用充足。現在臣下的部隊遠在長江中游,離臨安幾千里,無軍事行動時就總有糧食不夠的擔心。因此去年秋天臣下我的部隊遠遠地攻進陜州、洛陽一帶,而留守襄陽的部隊有挨餓致死的,所以臣下我急忙收兵,以前收復的地方有的又丟失了。使得偽齊統治地區效忠皇帝協助我軍行動的人,又遭偽齊屠殺,這都是臣下我的過失。現在只指望皇帝您給有關官吏下命令,更多地儲藏、準備軍糧,使臣下我能一心一意考慮對敵作戰,不因缺軍糧而干擾謀略,那么,我們的軍事計劃、措施一定能及時確定,更加周密,能更好地貫徹皇帝您的既定戰略,這樣就一定能完成恢復故國的大業。
到勝利的那天,我們可以迎接太上皇帝、寧德皇后的靈柩歸來,并請皇帝您的其他親人回到故國,使國家再次得到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皇帝您高枕無憂,不再擔心北方的侵略,臣下我所有的愿望就都實現了。臣下我在這之后將請求您允許我回到家鄉做一個普通百姓,這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
敬請皇帝您原諒斗膽進言的狂妄和輕率,臣下因此戰栗不已、汗流不止,請指示當否。
【集評】 岳珂《經進家集·序》:“其中心所蘊,謀略所施,往往見于表奏、題跋,吟詠之間,隨筆敷露.如《出師》一奏……天下士至今傳頌。”
鄧廣銘《岳飛傳》:“……偽齊確已陷入窘急無援的情況下,完全可以用武力去征服……拿‘躍躍欲試’這句話來形容岳飛當下要出師北上的心情,大概是最為確切恰當了。”
王曾瑜《岳飛新傳》:“他在奏札中提出全盤的軍事計劃,準備用二、三年時間,“盡復故地”。岳飛滿懷著決勝的豪情壯志,他唯一憂慮的就是軍糧,故在此奏中特別強調,希望引起皇帝的關注。”
【總案】 這是傳世岳飛文章中最長的一篇,比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思想風貌、軍事眼光和文章特色。首先是全文充滿愛國復仇的激情和克敵致勝的信念,這在上面文章中已有反映。其次是軍事眼光。岳飛有極高的軍事指揮才能,這不僅反映在他的赫赫戰功上,史稱他的論兵名言有:“陣而后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測識,始能取勝。”頗為后人稱道。不同于一般良將,岳飛還具有一種胸中有全局的軍事眼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這篇文章中他分析敵我,了如指掌。并且對于戰爭變化莫測的形勢有充分的估計,因此有精到的應對計劃。對于軍事全局的分析,作者首先提出應采取主動進攻的戰略。具體措施則是勿拘淹速,使敵莫測臣之舉措,得便即入,直趨京洛,然后收復京畿、陜右、京東和兩河。如果敵人防守嚴密,則采取誘敵深入截擊的辦法,先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再實現自己的戰略意圖。如果敵人在其他戰線發起主動進攻,就長驅直入,攻其必救,然后消滅疲于奔命的敵人。不論出現上述那一種情況,只要出師采取主動進攻的戰略,二、三年間,一定能消滅偽齊,盡復故地。其戰略眼光令人驚嘆!再次是文章分析的嚴謹精到,語言凝煉流暢。岳珂《家傳》稱其“為文初不經意,然辨是非、析義理若精思而得之者”。清朱歧《岳忠武王集序》則指出“其論兵,指度山川、險隘、形勝,歷歷聚米可數。”確系的評。同時,本文是作者在其事業的高峰期所寫的作品。當時他受到朝廷信任和人民擁戴,在眾口交譽的情況下,文章仍不失謙虛、謹慎的一貫作風,寫得精到、審慎、穩健,氣韻生動,瑯瑯上口。
上一篇:歐陽修《豐樂亭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柳宗元《乞巧文》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