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仿佛天賦了一種對女性對愛情的深微體貼和理解,在唐代詩人中,李商隱以這種獨有的氣質建立起他那綿邈深回、纏綿悱惻的愛情詩風格。這種與生俱來的對女性的深情與溫柔,使他成為中國詩史上罕見的善于表現女性和愛情的詩人。與那個時代士大夫中所流行的對女性的居高臨下的玩味的態度不一樣,李商隱常常對女性懷著很深的珍惜、尊重甚至于崇拜之情,因此,他在自己的愛情詩創作中,往往不是作為一個欣賞體味愛情的形象存在著,而是完全地把自己融化進去,處處從詩中女主人公的角度去體味愛情的甜酸苦辣,以至于詩中女性的一怒一嗔、舉手投足之間,無不貫注著一片深情。故他以許多愛情詩,即使是與歌妓的宴樂酬答,讀來亦常是愁腸三轉,深回不已,異常地深摯動人。《為有》一詩可謂這種風格的一例。
這首短短的絕句,通篇都從女性形象上著筆,從中委婉地道出了一對深深相愛的宦家夫婦的怨情。開頭兩句,寫這位少婦的嬌貴柔媚以及她對丈夫的無限依戀之情。“云屏”,以云母裝飾的屏風,是古代的一種貴重的臥室用品,李商隱的愛情詩中常以它來點出愛情的氛圍,如《嫦娥》 的開頭兩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這里在首句托出云屏,不但是寫這位少婦的高貴身份,而且著重表現她生于宦家深閨常處于被保護和悉心服侍的環境之下,她嬌媚纖弱不慣風雨離愁,對丈夫懷著一片純情的愛戀和毫無保留的依賴。故而作者在下面用“無限嬌”來代指這位嬌媚可愛的少婦,辭語間浸透著對她的無限愛意和珍惜之情。次句緊接著用“鳳城寒盡怕春宵”來進一步描寫這位深閨少婦小鳥依人般的楚楚動人的情態。“鳳城”,此指京都,傳說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簫,鳳凰飛臨其城,因號丹鳳城,后常稱京城為鳳城。這個詩句是全篇的關鍵,而最重要的,是一個“怕”字。“寒盡怕春宵”,從字面上看,人們可能理解為是寫這位嬌弱的少婦處于云屏環列的閨房之中,時令雖已冬去臘盡,春風送暖,她卻仍體弱不勝,怯于春寒。但細味全詩,顯然“怕”的意蘊還并不止于此,我們讀了下二句就可以明白。“無端”,無故,沒來由,翻成今天的大白話亦即“真不該” 的意思。“金龜婿”在唐代原指三品以上的高級官員,這里泛指官員。這后二句寫的是這位少婦對她的丈夫的怨嗔之言。兩情依依,良宵苦短,她對于丈夫是那樣地難以離開,但做丈夫的卻只能忍心地拋下她,“辜負香衾”,一早就去上朝,使她發出悔嫁的怨言。其語意可與王昌齡的“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怨》)相參。實際上,這也是前面第二句的“寒盡怕春宵” 的根本原因。“寒”在這里顯然不僅指氣候、季節,它還隱含著丈夫早起上朝,致使這位少婦常常孤衾獨守的心理上的被冷落了的寒意。所以,氣候上的寒季雖已過去,少婦的生活狀況卻依然如故,而面對春暖花開、萬物欣然的季節,聯想到自己與丈夫卻總也不能盡情地共度春宵,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怎不叫她愁怨愈深,怯春寒更勝于冬日呢?詩人把這種隱微曲折的女性心理,刻劃得異常地細致入微而又雋永含蓄,辭語往往帶著多重意蘊,而詩中通過一“怕”字設疑、解答,筆觸亦分外地曲折有致。李商隱的詩往往以其意象的朦朧和語言上的既難以確解又異常地引人入勝的優美著稱,這首詩也體現出了這種特色。“為有”“無端”兩詞用來令人莫名其妙,卻為詩篇平添了一層夢幻般的溫馨的詩意。
此詩處處從女子的角度著筆,掩卷之后,卻又可以體味到詩人言外所寄托的一點感慨。屈復《玉谿生詩意》說:“玉溪以絕世香艷之才,終老幕職,晨出暮入,簿書無暇,與嫁貴婿、負香衾何異?其怨也宜。”他把這首詩與李商隱一生的長期沉淪幕府,仕途上郁郁不得志聯系起來,是很有眼光的。但把詩中少婦看作詩人本人的一個象喻,顯然又落于傳統的評李詩的俗套。這首詩與其說是李商隱的以少婦自喻,不如說是他對于自己的為了仕途而失去了許多愛情上的歡樂最終仕途上又異常落魄的悔怨感慨。一方面,李商隱在政治上不是一個自甘淡泊的人,他很有政治眼光,但種種不幸遭遇終使他不能一展抱負,懷恨終生。另一方面,李商隱又是一位感情上異常細膩豐富的敏感的詩人,愛情于他,不是象一般士大夫那樣的風流韻事,而是一種不可或缺,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因素。仕途的奔波企求使他常常不得已而舍棄愛情,而舍棄卻又并未能換得仕途上的成功,對此他內心是非常痛苦和矛盾的。他在《無題二首》之一中寫的“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就是這種無可奈何心情的直接表達。而《為有》一詩,則以相當含蓄的方式表達了對詩人自己的這無可奈何的失意的自怨自悔與自嘲。
上一篇:李商隱《中元作》
下一篇:李商隱《樂游原(向晚意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