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星
【作者介紹】
趙南星(1550—1627),字夢白、拱極,號儕鶴,別號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元氏)人。萬歷二年(1574)進士。任文選員外郎時,上書陳說天下四大害,大犯時忌,以病乞歸。后起為吏部考功郎中,佐尚書孫鑨扶正抑邪,盡黜權貴之私人,為執政沈一貫所恨,斥為民。里居時,名益高。其散曲《芳茹園樂府》,大部分寫于家居三十年中,借村謠里諺,以發泄不平之氣。
天啟時,代吏部尚書。閹黨大學士魏廣微,為南星友人魏允貞之子,素以通家子待之。后廣微入內閣,曾三至南星門,拒勿見,并對人曰:“葉臺山(葉向高)有孫,魏見泉(魏允貞)無子。”廣微恨之刺骨,與忠賢合謀逐南星。最后被削籍戍代州(今山西代縣)。當時他年已七十六,依法當贖,魏忠賢矯旨不許。
思宗即位,有詔赦還。巡撫牟志夔為閹黨,故意遲遣之,竟卒于戍所。崇禎初,贈太子太保,謚忠毅。有《趙忠毅集》。
他是東林黨中堅,立朝端直公正,性剛愎,不以人情恩怨為趨避,不以謫居畏禍,居官時以澄清流品為己任。王士禛《古夫于亭雜錄》卷一云:“南星去而諸人相繼斥逐,天下大柄盡歸忠賢矣。”
上一篇:《贈相命顏生》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輞川謁王右丞祠》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