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2;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3, 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4, 良有以也!
況陽春召我以煙景5,大塊假我以文章6。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7 。群季俊秀8,皆為惠連9;吾人詠歌,獨慚康樂10。幽賞未已11,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12,飛羽觴而醉月13。不有佳詠,何伸雅懷14?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15。
【注釋】 1 從弟:堂弟。 2 逆旅:旅館。 3 浮生:人生世上虛浮不定。 4 秉燭:拿著燈燭。 5 煙景:春天煙霧朦朧的美景。6 大塊:大自然。假:借,這里有賦予之意。 7 序:敘談。天倫:近親屬的關系,這里專指兄弟。 8 季:弟弟。 9 惠連:謝惠連,南朝詩人,少年聰慧,和他的族兄謝靈運同稱“大小謝”,詩名較大。 10 康樂:謝靈運,南朝詩人,謝玄的孫子,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他的詩描寫山水名勝,頗多佳句。 11 幽賞:幽雅 12 瓊筵:華美的筵席。坐花:坐在花間。 13 羽觴(shang傷):古代酒器。 14 伸:表白。雅懷:高雅的情懷。 15 金谷酒數:晉石崇家有金谷花園。宴客園中,賦詩不成者,罰酒三斗。
【今譯】 天地是萬物的旅館,光陰是百代的過客。人生世上好似做夢,快活求歡能有幾時?古人拿了燈燭,夜里游玩,實在很有道理的。
況且,春天的美景吸引著我們,大自然賦予我們以錦繡景色,使我們文思煥發。在桃李盛開的園中,暢敘兄弟情誼,各位兄弟都有謝惠連的才情;我們吟詩,使得謝靈運自愧不如。幽雅賞心,沒有完結;高談闊論,反覺清心。大家坐在花叢中間,開華美筵席;飛快舉動酒杯,醉在月下。沒有好的詩章,怎能表白高雅的情懷?假若詩未吟好。那就效法石崇金谷園宴集的通例,罰酒三斗。
【集評】 清·林云銘《古文析義》卷十:“大意謂人生短景,行樂猶恐不及,況值佳辰,豈容錯過。寄情詩酒,所以為行為之具也。青蓮全集,強半是此段襟懷。此副筆墨,若出他手,則錦心繡口,不可多得矣!清·吳楚材等《古文文觀止》卷七:發端數語,已見瀟灑風塵之外。而轉落層次,語無泛設;幽懷逸趣,辭短韻長。讀之增人許多情思。”清·余城《重訂古文釋義新編》卷七:“通篇著意在一夜字。開首從天地光陰迅速,及人生至暫說起。見及時行樂者,不妨夜游。發論極其高曠,卻已緊照題中夜宴意,是無時不可夜宴矣。下緊以況字轉出春來,而春有煙景之召,大塊之假,夜宴更何容已耶。于是敘地敘人敘宴之樂,而以詩酒作結。妙無一字不細貼,無一字不新儔,自是錦心繡口之文。”清·李扶九《古文筆法百篇》卷十四·曠達:“評解 小小燕集,而一起卻從天地萬物說入,是何等胸懷!至陽春云“召我”,大塊云“假我”,花曰“坐花”,月曰“醉月”,字句都仙矣。《輯注》云:古人作文最會認題,如此題有一“夜”字,便不是春宴桃李園矣。劈首逆從“夜字生波,再折到春宴桃李園,真有海闊天空、高瞻遠眺之概。《快筆》云:為一“夜”字,劈從天地光陰發出如許異想,是其識見之超卓處。煙景而曰“召”,文章而曰“假”,是其下字奇特處;寫景則曰“煙景”,寫賞則曰“幽賞”,寫醉則曰“醉月”,總不脫一“夜”字,是其體貼精細處。而且一句一轉,一轉一意,尺幅中具有排山倒海之勢。短文之妙,無逾此篇。書后 古之以酒為罰者,射禮而外,推投壺之禮得以行之。故其勝負之數,皆為君子之所必爭。太白金谷之罰,但不知坐花醉月時,吟興未成,亦有如投壺之勝飲不勝,請為勝者立馬否也。若然,則算多算少之數,即在此酬彼唱之間。吾恐斗酒百篇之才,算馬雖多,而清酒百壺,歌既醉者,不在吾人,將在群季也。” (佚 名)
【總案】 這是一篇“序”。古代文人聚在一起宴飲,常常作詩唱和,把這些詩合編在一處,由一德高才茂的人為之作序。這類序,以抒情為主,兼敘宴飲的場面或對某個問題發表議論。李白在序中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圖畫:春夜,李白和他的兄弟們歡聚在桃李芳園,圍坐在花前月下,飲酒作歌,撫琴賦詩,暢敘天倫之樂,申抒自己的抱負。只寥寥數筆,便把文人學士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抒寫了出來。這篇序,言簡意豐,給人以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感覺。文章寫得瀟灑自然,生動活潑,再加上精采的駢偶句式,使文章的整個基調歡快明朗。《古文觀止》評論這篇序道:“發端數語,已見瀟灑風塵之外。而轉落層次,語無虛設,幽懷逸趣,辭短韻長。讀之,增人許多情思。”需要指出的是,這篇序流露出一些消極情趣,帶有“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
上一篇:晁補之《新城游北山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楊萬里《景延樓記》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