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思
沉陰結愁憂,愁憂為誰興。
念與君生別,各在天一方。
良會未有期,中心摧且傷。
不聊憂餐食,慊慊常饑空。
端坐而無為,髣髴君容光。
峨峨高山首,悠悠萬里道。
君去日已遠,郁結令人老。
人生一世間,忽若暮春草。
時不可再得,何為自愁惱。
每誦昔鴻恩,賤軀焉足保。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辭。
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人離皆復會,君獨無返期。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慘慘時節盡,蘭葉凋復零。
喟然長嘆息,君期慰我情。
展轉不能寐,長夜何綿綿。
躡履起出戶,仰觀三星連。
自恨志不遂,泣涕如涌泉。
思君見巾櫛,以益我勞勤。
安得鴻鸞羽,覯此心中人。
誠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
何言一不見,復會無因緣。
故如比目魚,今隔如參辰。
人靡不有初,想君能終之。
別來歷年歲,舊恩何可期。
重新而忘故,君子所尤譏。
寄身雖在遠,豈忘君須臾。
既厚不為薄,想君時見思。
古代情詩中,有一類題材被寫得相當多的,就是離別中的女子的心理、情感,如閨怨、室思等等。徐幹的這首詩就屬這一類。
這是一篇思婦的獨白,表達出一位女子在離別中的憂傷、寂寞和期待。全詩有六段,每一段則又展現出她心理上一個個細微曲折的變化。在陰沉的天氣里,思婦滿腹愁腸。與愛人天各一方,相見無期,使她不禁悲從中來。思念折磨著她,因此而茶飯不思,常常呆坐著,恍恍惚惚又見到愛人的身影。在第一段里,這位思婦已是傷心欲絕。第二段寫她忽然意識到愛人已經走了很長時間,而自己始終憂郁著也一下子老了起來。人生本來就短暫如暮春草木,迅速凋零。時光如逝,不會倒流,為什么要自尋煩惱?只是每每想起從前的恩愛,才覺得自己沒有什么不可以奉獻的。第三段寫她幻想借天空飄浮的白云捎上一份相思:世上有離又有合,有散亦有聚,而自己的愛人你獨獨不知歸。自你走后,我就無心妝扮,思念之情似截不斷的涓涓流水,無窮無已。春天早已過去,只有臨別的誓言給人一點安慰。第四段寫她在漫漫長夜輾轉不寐,便又踏出門外,遙望三星相連,而自己卻不能與愛人相依偎,暗生惆悵,淚如泉涌。第五段寫她看見愛人用過的東西,又勾起心事。哪里有那傳遞愛情的鴻雁,能遇見我的心上人?難道我們的緣份就從此斷了嗎?回憶往昔,相愛在一起,如今卻如那此出彼沒的參、辰二星一樣,見不上一面。思來想去,無可奈何,但愿當初恩愛的人永遠不變心。第六段寫她希望自己有始有終不被拋棄。雖然相距遙遠,又經過了一年時間,總是舊情難忘。但人家是不是也一樣地癡心思念自己呢?
這六個部分連成一貫,反復描述思婦心情,從白日她食不甘味,木然呆坐,神思恍惚,到夜晚輾轉難眠,以淚洗面,到愛人留下的每一樣東西都成為導引,令她觸目動心,憶起從前的甜蜜,而增加眼前的痛苦,讀來哀婉纏綿。但每一段里所表現的情感,又略有變異。第一段寫分別帶來的痛苦,傷心欲絕之中,眼前總晃動著愛人身影,感情沉重,心情抑郁。這位思婦的精神處在十分壓抑緊張的狀態,似乎難以拔出來。第二段卻一轉,思婦終于從沉重的感情中跳出來,客觀地意識到憂傷給自己帶來的變化,雖然她還是決心為愛情獻出一切,但明確了人生還存在另一種選擇,不必自尋煩惱。悲傷和壓抑得到緩解。第三、第四段著重寫雖然時光已逝,君無返期,思念之情卻依然不減,表現了她矢志不移的感情。第五段寫她睹物思人,從一個小小的生活側面反映出她的愛戀。第六段則由她對往日幸福的聯翩回想,引發出希望愛人永不變心的心愿。描寫情感的細微變化,不僅比較真實細膩地反映了思婦心理上的各個不同層次、側面,而且使全詩在纏綿之中又有約束,張弛有度,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第三段中“自君之出矣”四句。 “明鏡暗不治”和《情詩》中的“鏡匣上塵生”等幾句是同一種表現手法。但“思君如流水”這一妥切生動的比喻卻從此為詩人注意,從南朝宋孝武帝劉駿開始就有模擬之作,都以“自君之出矣”作為起句,大多是短短四句,結構和徐幹的四句完全一樣,而且詩題就標作《自君之出矣》。《樂府詩集》中收錄的擬作,從劉駿到唐代張祐,即有21首之多。
上一篇:子夜歌三首|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山齋獨坐贈薛內史|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