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龍《元兵俘至合沙,詩寄仲子》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斗壘孤危勢不支,書生守志定難移。①
自經溝瀆非吾事,臣死封疆是此時。②
須信累囚堪釁鼓,未聞烈士豎降旗。③
一門百指淪胥盡,唯有丹衷天地知。④
【注釋】 ①斗壘:弱小的營壘,指興化軍。②自經溝瀆:在小水溝中自殺,比喻輕率無謂的犧牲。《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婦之為諒也,自經于溝瀆而莫之知也。” ③累囚:被拘系的囚徒。釁鼓:以血涂鼓的間隙。古代新鑄器成,殺牲畜以血涂其隙,因以祭之,叫做“釁”。④一門百指:一家十口。淪胥:相率。《詩經·大雅·抑》:“無淪胥以亡”,謂相率淪喪也。
【譯文】 興化軍孤小危弱,勢不可支,但書生守城之志,堅定不移。沒有價值自殺于水溝之中,決不是我的本志;為保國土戰死疆場,正應在此時。應該相信囚徒能以一腔熱血涂鼙鼓,從未聽說烈士會豎起降旗。縱然一家十口相繼死去,只有赤忱丹心將為天地所共知。
【集評】 今·李廷先:“這首詩大氣磅礴,感情郁勃,可撼懦夫心靈。中間四句化用經語、前人詩句,多方面地表現堅強不屈之志,而語語沉著,力透紙背,不腐不冗,尤見錘煉功力。作者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愛國思想陶冶出來的一位忠臣,他的臨危不懼、臨難不茍的精神,對于后來的陸秀夫、文天祥、謝枋得等人都有一定的影響。”(《宋詩鑒賞辭典》第1351頁)
【總案】 陳文龍是南宋重臣,官拜參知政事。杭州陷后,陳文龍又任益王趙昰的參知政事、守興化軍。城陷被俘,絕食而死。此詩即寫于被俘后押解杭州的路途中,以明其必死盡節之志。讀此詩,可與文天祥《過零丁洋》相參,以見當時抗元志士慷慨悲壯的共同心態。
上一篇:李彌遜《云門道中晚步》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朱淑真《元夜三首(其三)》宋詩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