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車登隴日,邊草正萋萋。舊好尋君長1,新愁聽鼓鼙。河源飛鳥外,雪嶺大荒西。漢壘今猶在,遙知路不迷。
五、六渾闊,不減右丞邊塞諸詩,錢、劉勿論也。
【校記】
1.尋,《全唐詩》一作“隨”。
2.聽,《全唐詩》一作“送”。
【箋釋】
[楊中丞] 即楊濟。《舊唐書》卷一九六《吐蕃下》:“永泰二年二月,命大理少卿兼御史中丞楊濟,修好于吐蕃。四月,吐蕃遣首領論泣藏等百余人隨濟來朝,且謝申好。”此詩為餞別時所作。中丞,即御史中丞。《唐六典》卷一三“御史臺”:“中丞二人,正五品。”“御史大夫之職,掌邦國刑憲、典章之政令,以肅正朝列,中丞為之貳。”
[錦車] 以錦為飾的車子。借指使者。《漢書》卷九六《西域傳下·烏孫國》:“馮夫人錦車持節,詔烏就屠詣長羅侯赤谷城,立元貴靡為大昆彌,烏就屠為小昆彌,皆賜印綬。”顏師古注引服虔曰:“錦車,以錦衣車也。”唐虞世南《擬飲馬長城窟》:“前逢錦車使,都護在樓蘭。”
[隴] 指隴右。古地區名。泛指隴山以西地區。古代以西為右,故名。約當今甘肅六盤山以西,黃河以東一帶。《后漢書》卷四三《隗囂傳》:“(牛邯)雄于邊垂。及降……以為護羌校尉,與來歙平隴右。”
[河源] 河流的源頭。古代特指黃河的源頭。《山海經·北山經》:“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澤。出于昆侖之東北隅,實惟河原。”《漢書》卷九五《西域傳上·于闐國》:“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河原出焉。”楊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一舉而清海外,再戰而滌河源。”
[大荒] 荒遠的地方;邊遠地區。《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文選·左思〈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劉逵注:“大荒,謂海外也。”
[漢壘] 指漢代與匈奴作戰時候所建的壁壘。李益《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題西川》:“行當收漢壘,直可取蒲泥。”
【輯評】
《能改齋漫錄》卷五:張文潛詩:“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蓋用郎士元《送楊中丞和番》詩耳。郎詩云:“河源飛鳥外,雪嶺大荒西。”
《詩源辯體》卷二一:五言律,士元如“河源飛鳥外,雪嶺大荒西”……雄麗有類初唐。
《瀛奎律髓》卷三○紀昀評:漢有征蕃之壘,今乃有和蕃之使。諷刺入骨,此等處虛谷皆不講。
《小清華園詩談》卷下:唐人佳句,有可以照耀古今,膾炙人口者,如……郎士元之“河源飛鳥外,雪嶺大荒西”……此等句當與日星河岳同垂不朽。
《唐風定》卷一四:氣象雄闊,與杜相似。
上一篇:《湘夫人二首》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送李將軍赴定州》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