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 卻望并州是故鄉。
從題中的“旅”和詩中的“客”字來看,作者從咸陽跑到并州大概是象當時許多文人一樣,想依傍某一權勢者,博取功名利祿。看來十年的努力白費了,因為他日夜思念著故鄉,想回到故鄉去,可見并州沒有他的事業,沒有值得他為之獻身的地方。可是人的感情是個奇怪的東西,當作者離開并州又一次渡過桑乾水的時候,他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難以捉摸的變化,這就是這首詩所表達的內容。
第一句交代旅次朔方的身份、地點和經歷的時間,雖非詩眼之所在,卻十分重要,下面三句都是由這一句引發。詩人是“客舍”,又是“已十年”,這里積淀了多少鄉情,融匯了多少人生不得意的感慨。由此,詩人順風揚帆地寫出了下一句,說明對自己家鄉的思念的殷切。“憶”是第一句的發展和必然結果,“日夜”二字則表明了憶念的深切程度。應該說寫出這兩句詩并不是太難的,難的是下面是順流直下,寫出類似杜甫的“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的兩句呢?還是打舵轉彎,另辟生面,使“別有幽情暗恨生”呢?作者走的是第二條路:沒有來由的,我又一次渡過桑乾水,回頭望,卻覺得并州是我的故鄉。作者日夜思念咸陽的歸心動搖了,猶豫了,思緒萬千。他想起了初渡桑乾水時的情形,那時是懷著一腔熱望,以為此行必有所成就,可是轉瞬十年,仍是客居他鄉,不得已才頓發歸心。可是在咸陽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呢?就一定比在并州好嗎?說不定更糟糕。再說,在外浪游十年,仍是白衣卿相,回去又有什么意味呢?還有,十年的客居生活使他對并州產生了感情,在并州想離開并州,一旦離開,忽又覺得并州才是自己的故鄉。他不明白,自己到底為什么要離開并州?“無端”二字活畫出了作者復雜、矛盾的心理狀態。我們好象看到了作者在桑乾水邊踟躅徘徊的身影,聽到了他在“憶”與“望”之間內心矛盾、痛苦的呻吟。
以簡樸明潔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思想情感是這首詩的最大特色。人生的追求,十年的情思,歸心的急切與歸途的迷惘與惆悵都在這二十八字中表露出來。尤其是“無端”這平常詞語的運用,恰到好處,使這首詩委婉曲致,頓生波瀾,是這首詩的“眼”之所在。
上一篇:《旅中·清·顧炎武》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春夜聞笛·唐·李益》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