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益
寒山聞笛喚春歸, 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 不待天明盡北飛。
這是一首抒發(fā)遷客歸怨的詩作。
沉寂的夜晚,笛聲悠悠,劃破夜空,似呼喚春歸寒山。寒山,在今江蘇徐州東南,古為淮泗流域軍事要地,作者從軍貶居于此。“遷客”身居異地,寂然冷漠,忽聞挾裹著初春氣息的幽怨笛聲,不禁觸動思歸情懷,他們相視而泣,不勝其悲之狀歷歷如見。前兩句有聲有情,聲情并茂。后兩句以寄托比喻的象征手法,表現(xiàn)了初春氣息觸動傷懷的深層意蘊。詩人身居寒山,洞庭群雁北飛,并非眼前之景,而是意念中的景象。據(jù)傳說,每逢秋冬之交,北雁成群結隊飛到(湖南)雁回峰避寒。冬去春來,復飛回北方。詩人信手拈來這一民間傳說,加以合理想象,為我所用,著意渲染其“不待天明盡北飛”的急切心情,借以表達自己北歸的熱望和焦慮。然而,群雁有振翅北歸的樂趣,“遷客”卻無舉足北歸的自由。群雁擁有春天,而春天非我所有,無怪乎“遷客”嗅到春天氣息,反而黯然銷魂,淚濕衣襟。
小詩結構精巧,玲瓏可愛。筆觸從眼前景物到想象傳說,可謂墨舞筆飛。然而,又以歸怨之情貫之,因此,雖多騰挪變化,而無松散游離之弊。其表現(xiàn)手法亦有獨到之處,前兩句起興破題,點明題旨;后兩句寄喻得體,意蘊深長。明朗與委婉,相得益彰。
上一篇:《旅次朔方·唐·劉皂》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曉發(fā)中牟·清·陳維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