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李清照·漁家傲》李清照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①。星河欲轉千帆舞②。仿佛夢魂歸帝所③。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④。九萬里風鵬正舉⑤。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⑥。
注釋 ①云濤:指海濤。②星河:銀河。③帝所:天帝所居之處。④“學詩”句:語出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謾有,空有。⑤“九萬里”句:語出《莊子·逍遙游》:“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庇衷疲骸谤i之徒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雹蕖芭钪邸本洌号钪郏瑺钊顼w蓬的小舟。三山,《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傳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終莫能至云。”
水圖(之三) 【宋】 馬遠 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本詞作于建炎四年(1130)春。建炎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金人犯越州,四年正月二日犯明州,高宗南逃入海。此時李清照攜銅器等物,“欲赴外庭投進”,一路追隨御舟,其《金石錄后序》云:“上江既不可往,又敵勢叵測,有弟迒任敕局刪定官,遂往依之。到臺,臺守已遁。之剡,出睦。又棄衣被走黃巖,雇舟入海,奔行在。時駐蹕章安,從御舟海道之溫,又之越?!笨梢娎钋逭沼诮ㄑ姿哪暾氯找院笾琳掳残性冢巳针S御舟沿海路至溫州,本詞所寫,即是其中的航程生活,而采用夢境來描繪,則顯得內涵豐厚、意味悠長。
這首詞以風格的瑰奇豪放而為人稱道,近代梁啟超評價:“此絕似蘇辛派,不類《漱玉集》中語?!?《藝蘅館詞選》)的確,本篇與《漱玉詞》的清倩、柔美格調相去甚遠,而絕肖豪放派的風格,或可看作是易安詞的別調。其實這與李清照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南渡以前,李清照生活較為安逸,多寫閨中女兒情;南渡以后,她“飄流遂與流人伍”,視野也變得開闊宏大。
上闋,從記夢中之景開始,為下闋述志設下由夢進入天宮之境。開篇便展現了一幅雄闊、壯美的海天一色畫卷。“接”“連”二字把深邃的天宇、洶涌的波濤、彌漫的云霧,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種蒼茫遼闊的意境。而“轉”“舞”兩字,則形象地再現了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所謂“星河欲轉”,是寫隨著黎明的到來,天上的銀河似乎也在旋轉一般;“千帆舞”,寫海上千帆競發的狀態,好似神帆的飛馳、升降。船搖帆舞,星河斗轉,既充滿了生活的真實感,也富有夢境的虛幻性,虛實相映,充滿了神秘和靈動。此時作者的內心也隨著蕩漾、涌動,恍似渡過了銀河,飛升到了九天云外中?!胺路稹比浔闶亲髡呒糨嫷奶祀H生活片段,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她回到了天宮,聽到了天帝關切地詢問她將去何方,這儼然是一個態度慈藹、關心民瘼的天帝形象?!耙笄趩栁覛w何處”,雖然僅是一句簡短的問候,卻飽含著濃濃的溫情,也許這正是作者心靈深處的企盼吧,此時她顛沛流離,最渴望的就是有人關心,生活平靜,不再飄搖無根,身似浮萍。但這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夢罷了,她的希望只能借助夢境才可以實現。
下闋開篇五句是作者對天帝的答話,“我報”二字使上下兩片一氣呵成,銜接無縫。“路長嗟日暮”句是傾訴現實生活的坎坷。作者把“路長”與“日暮”提出來,刻意要說明二者的尖銳矛盾,“路”既是現實之路,又是人生之路,詞人借日暮,感嘆自己已值暮年,而希望不得實現,她的希望是什么?無非是國家安定,生活幸福,婚姻美滿,詩詞妙絕。此句化用了屈原《離騷》的“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镕裁得純熟、自然,寄意悠遠不盡。
“學詩謾有驚人句”又是作者吐露的苦衷,原來她與杜甫一樣都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豪情壯志,的確“巾幗不讓須眉”,但是一“謾”字便將她內心的愁怨表達殆盡,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身逢亂世,欲訴無門,也只有通過幻想的方式,面對理想的天帝才能自由地抒發內心的憤懣,這句直指慘淡的現實社會,帶給人心靈的震撼。
李清照是一位個性鮮明的女詞人,她高潔傲岸,目無下塵,自然不愿屈服于凄涼、殘酷而又冷瑟的現實中,遂發出強烈的呼聲:“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去追尋她心中的精神樂園,她希望大風不要停住,將自己送到理想的“三山”,從而宕開塵世的一切羈絆,駕著篷帆輕舟,馳騁在海上仙境中,真是氣勢豪邁,風神搖曳。但她真的能做到嗎? 只不過是一夢耳,夢醒了,依舊是凄愴滿眼。
這首詞作者將屈原以來的浪漫主義傳統,以及上天求索、叩問陳詞的隱喻手法引入詞間,飛馳想象,巧妙地借用典故和夢幻,構造了奇譎的意象和縹緲的意境,形成了瑰麗奇特的獨特風格,氣度恢弘、格調雄奇,開南宋辛派浪漫主義詞風的先河。(張雅莉)
集評 清·黃蘇:“此似不甚經意之作,卻渾成大雅,無一豪釵粉氣,自是北宋風格?!?《蓼園詞選》)
清·陳廷焯:“有出世之想,筆意矯變。此一無改適事一證也?!?《詞則·別調集》卷二)
上一篇:《兩宋詞·李清照·漁家傲》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唐宋五代詞·張志和·漁歌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