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魏風》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上慎旃哉!猶來!無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上慎旃哉!猶來!無棄!
陟彼岡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猶來!無死!
〔陟〕登上。〔岵〕有草木的小山。〔夙夜〕早晚。〔上〕同“尚”。〔屺〕無草木的小山。〔季〕小兒子。〔偕〕集體行動。
春秋時期戰爭頻繁,給廣大人民帶來無窮的苦難。《陟岵》就是一首被迫服役的戰士懷念親人的詩。他剛剛被征入伍,乍離父母而遠行,生死莫卜,思親之情纏繞著他,使他徬徨不已。這首詩的表現技巧與眾不同,用的是心理描寫的手法,可謂別具一格。
全詩三章,直接描寫戰士思親的只有前兩句:“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岡兮,瞻望兄兮”。登上山岡,遙望父母兄長久別的身影。“瞻望”二字,把強烈的思親情意,表露無遺,可謂開門見山,痛快淋漓。按照一般的邏輯,這思念之情應當深入發展下去,但詩卻筆鋒一轉,把主角突然調換成家鄉的親人。詩人設想親人們肯定也在苦苦地思念著他,盼望他早日歸來。“予子行役,夙夜無已”,“予季行役,夙夜無寐”、“予弟行役,夙夜必偕”,都是說親人在經受難以形容的折磨。“上慎旃哉”,就是祝愿他小心謹慎,爭取活著回來。這“無止”、“無棄”、“無死”的愿望,又是多么震撼人心。不要永遠停留在外邊,不要把自己拋棄在外地,不要在他鄉丟了命,這是一個多么可怕的預感!正由于當時服役的士兵在戰場上成批死亡,才使家屬產生不祥的預兆。通過這種形象的描寫,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黑暗現實。詩人的設想雖然是虛的,但把自己的情思通過對方口中說出,以實構虛,令讀者沉浸于真情實感之中,以虛為實。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形象而具體地寫出親人在思念著他的情景,用客體反映主體。客體的思念愈是強烈,主體所要表現的感情也會愈加深切。詩歌的意境也就在這主客體的相互轉換中,收到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長相思·明·李攀龍》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雨霖鈴·宋·柳永》原文與賞析